就沒有問過。
將丞相趕下臺的這一晚,白若嫻依靠在楚瀾側的懷中,臉上褪去了以往的英氣,像一個普通的柔弱女子一樣,靜靜地與夫君待在一起。沒有了面具,白若嫻感覺他更親切了一些,腦海中,一直都是初見他時,他儒雅的笑容。
“你一點也不好奇嗎?”楚瀾側覺得,一些事情需要給她說說清楚,兩個人不能迷迷糊糊地過一輩。
“皇上講吧,我聽著。”既然他願意告訴她,那她又有什麼說不的理由呢。
楚瀾側將她的頭髮一縷縷順下來,回想起多年的那些事情,一件一件地對她說著。
“三年前,我離開祁宮,將要到達嬋州時,楚瀾君便派人來追殺我。我逃入嬋州的南山,在那裡躲藏了一段時間,身上的傷勢嚴重,每日便到泉池清理傷口。有日,我在泉池沐浴,碰見了風陌涵,他好奇我的身份,就將我帶去了宮城。我在那裡住了三個月,與他結交成了好友。”
白若嫻沒有想到,楚瀾君會派出人追殺,原來,她所做的一切都在他的監控中,想到此處,她的心中滲出寒意,問道:“然後呢,皇上怎麼就成為了邶瀾王?”
“我在宮城養好傷以後,不能終日躲在那裡苟且偷生。楚瀾君做事如此狠絕,說不恨是假的,想報復的心也有過。我便來到了楚國,遊歷四方,遇到了邶瀾王,兩人就成為了好友。邶瀾王有一心儀的女子,卻不知道自己年幼時與秦依媣定下了婚約。他想娶所愛女子為妻時,被皇上賜了婚。他一心想要自由和愛人,準備帶著心儀的女子私奔,但邶瀾王若走了,整個王府有被滅門的危險。
在大婚前幾天,他找到我,求讓我頂替他的位置。我想要報仇,便答應了他。於是,大婚那日,他帶著愛人逃走,我則代替他,娶了秦依媣。隨後的日子裡,我攏絡朝中的權臣,與各道人士結為好友,殺了所有會威脅邶瀾王地位的人。”
白若嫻的手不自覺將他抱進了幾分,她想著楚瀾君的名字,看著楚瀾側的臉龐,漸漸地,楚瀾君的臉在她腦海中有些模糊。他果然對所有人都心狠,就連自己的親兄弟,也可以狠下殺心。做為君王,他很稱職。但做為親人愛人,他少了份柔情,才導致,將身邊的人都被他逼走。
“皇上,現在還想殺他嗎?”那個在她腦海中模糊的身影,讓白若嫻感到很無奈,她也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恨他,可心中,對他增加了些同情。
楚瀾側知道那個‘他’指的是誰,他捧住她的臉頰,定定看著她的眼睛:“想殺他。你呢?還恨他嗎?”
當恨也沒有的時候,就證明她真的放下了一個人。白若嫻想起楚瀾君,只覺得心中有些壓抑,她別過目光去,搖了搖頭:“我不知道。”
登基大典那一日,楚瀾側宣佈立白若嫻為後。白若嫻這些日子做出的努力,許多大臣都看在眼裡,但說起提她為後,也有很多人站出來反對。
沒有人知道,白若嫻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一個連身份都沒有的女子,該怎樣成為楚國的皇后。楚瀾側沒有用原來的那種方法,給白若嫻一個新的身份和家室。
當年白家蒙冤被滅門,白若嫻受了這麼多年的苦楚,他不想讓她再躲躲藏藏地生活下去。楚瀾側毫不忌諱的將白若嫻真實身份說出來,他要讓白家重振以前的輝煌。
當白若嫻來自祁國,還是罪臣之女的訊息傳出時,頓時轟動了朝堂。人們開始對她議論紛紛,多數大臣都反對。
楚瀾側坐在皇位上,看著爭執的大臣們,倒也不怒。
ps:邶瀾王奪皇位這一情節,是此文最大的敗筆,邏輯黨無糾結。
第151章 封后大典
他的手往桌案上重重一拍,眾臣頓時安靜了下了,清冷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開口緩緩說道:“楚祁兩國,關係一直都在僵持著,長久下去,來日定會有大的戰爭,到時候,想要收場便難了。國家政交有聯姻之策,白家雖然敗落,但白若嫻畢竟出自名門,立她為後,全當作是與楚國聯姻,如此,也可兩國也可緩和關係,建立起友誼。”
在朝堂上的這一席話,很快便傳到了白若嫻的耳中,聯姻?她呆在那裡,也不知心裡都想了些什麼,腦子中一片混亂。可她曾經是楚瀾君的妃子呀。
“皇后只是一個虛名罷了,我可以不要這些。”她實在不能讓楚瀾側冒險了,萬一惹怒了楚瀾君,戳穿了他的身份,那事情就無法挽回了。
“楚瀾君不敢亂來的,他若是不答應,楚國便可以向祁國開戰。”他有意要為難楚瀾君,不僅要想他要了白若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