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卿卿,你還是靜下心,準備充分,我們幾個老傢伙,等著你在大會上lù臉。”
陶祖志也道:“對,卿卿,你別在家裡待著,幹你的活兒去吧,只是別忘了該送來的補品,還是要繼續送,要不然,沈老頭的病,一準兒好的更慢,甚至可能他一生氣,就不肯好了……”
秦卿無語。
當那藥膳很便宜不成?那用的可是從自家送來的雞鴨魚肉,還有各種珍貴的材料……真真是得來不易,在外面的圈子裡,說千金難求誇張,但有不少富翁重金求購,絕對是有的……
這些用上佳的材料,讓沈家的廚娘發揮十二般手段,精心烹製的,美味與功效並存的藥膳,一小半兒進了沈國手的嘴,另外一大半,都讓這幾個老東西用給老爺子試藥的藉口剝削了去,她還不敢表示不滿,誰讓人家是前輩高人呢!
不過,讓幾個老人這麼一吵吵,秦卿也算是暫時放下心來,雖然不知道原因,但沈國手也許的確病的不算重,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如此悠哉。
雖然秦卿覺得,自己還tǐng瞭解自家這位老師的,但是,她畢竟和沈國手相處的時間不算長,至少,與這幾個和他一輩子交情的舊友比,秦卿和老爺子相處的那點兒時間,還真是不算什麼了,論起對老爺子的瞭解,她是拍馬難及這幫人的……既然他們都說老爺子無礙,那秦卿也就相信,不再提心吊膽,憂心忡忡。!。
………【第二百六十五章 藥圃】………
沈國手病了,秦卿這幾日都在沈家老宅住下,到少有回家的時候,醫院和學校也沒去,只是網路聯絡而已。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來沈家求醫問診的病人不少,多是疑難雜症,老爺子家裡禮聘的中醫,都是當代名家,各有絕技,就算是秦卿,和他們相處久了,也覺得醫術頗有進步。
再說,沈家還有沈老爺子的藥圃在。
沈家這個藥圃,就藥材種植規模來說,比起秦卿動不動就成片生長的藥田,差得遠了,裡面的藥材,也少有很珍貴,年頭足的,人參啊,靈芝之類稍微貴重的藥材,也都屬於兩三年的小人參,它重的是種類齊全,大部分藥材都包含在內。
而且,這地方裝備也足夠高階,全國再也不可能湊出比這裡更高計技的藥圃了,和沈家的這些高科技裝備相比,秦卿家裡的暖房,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暖房裡的裝置,擱在老爺子家,那簡直就是淘汰不要的玩意兒。
在這些高科技的輔助下,沈家這藥圃裡可以模擬出各種適合藥物生長的環境,讓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藥物都能在裡面生存裡面的藥材也是多種多樣,中醫藥大詞典裡的藥物,絕大部分,在這裡都能找得到,除非是對生長環境要求太苛刻,換了地方根本就種不活的珍稀藥材。
這樣的藥圃,大多數京城裡的醫藥世家估計都有,當然,大部分沒有沈國手這般大手筆罷了。畢竟,像沈家這樣底蘊豐厚的中醫世家,在首都也沒幾個。
所以說,想成為一個好中醫,自己努力自然是關鍵,可若是家家世代行醫,那給一個人的幫助可不是一星半點兒,不說祖上能流傳下多少隻有嫡傳弟子才能知道的治病方法,就是這外部條件,也不是一般的醫學院的學生能趕得上的。
世家子弟,很小就能在長輩的的指導下,學習醫書,認識各種要藥物,等他們稍微長大,可以去醫學院上學的時候,他們對各類藥材的形狀、特xìng和功效,就都差不多知道了,天生比別人起步要早很多,他們能學到的知識,能得到的資源,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在很多普通人家的學生從學校裡畢業之後,連很多中草藥都無法辨認的情況下,他們的能力自然而然也就顯現出來,得到的機會也比旁人多得多中醫,畢竟不是一個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成的技術,要不然,也不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很務實地去選擇西醫,而對中醫敬而遠之…
要不是秦卿的學校裡有輔助學習機這樣的榫弊器在,她的那些學生想要出師,沒有個十年八年,估計都不敢說是豐醫。
秦卿對自家的學生們還是很負責任的,一來,她為人師表,就要為學生的未來負責,二來,他們學校裡出來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給她自己的醫院,還有羽林預備的,自然會希望學生們的醫術越高越好,在自家老師家裡的藥圃中轉了幾圈之後,秦卿就琢磨著是不是撥出一筆預算,給學校也添一個這樣高科技的藥圃,好讓學生們進來實習只是後來,秦卿又想了想,huā費大價錢建造高科技藥圃,實在是沒必要的,她默默算了一下需要huā費的,和能夠得到的,最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