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甚至不敢抬頭看我。
嬸母欠身一笑,“妾身僻居鄉間,疏於教導,適才倩兒無禮,對王爺多有冒犯,乞望見諒。”
她神情語氣還是帶著淡淡矜傲,比之當年仍慈和了許多,想來歲月漫漫,再高的心氣也該平了。
蕭綦容色和煦,執晚輩之禮,陪了我與嬸母溫言寒喧。此次佩兒遠嫁江南,原以為嬸母會不捨,我已想好了如何說服她,卻不料嬸母非但沒有反對,反倒很是欣慰。她握了佩兒的手,嘆息道,“這孩子嫁了過去,也算終身有托,好過跟著我過冷清日子。”她話裡有幾分悽酸意味,我正欲開口,蕭綦已淡淡笑道,“如今宣寧郡主遠嫁,老夫人年事已高,僻居故里未免孤獨,不如回到京中,也好有個關照。”
嬸母含笑點頭,“故里偏遠,到底不比京里人物繁華。此番回來,送了佩兒出閣,也就只剩倩兒這丫頭讓我掛心了。”
“娘!”倩兒打斷嬸母的話,嬌嗔跺腳。嬸母寵溺地看她一眼,笑而不語。我與蕭綦亦是相視一笑。
正敘話間,一名侍衛入內,向蕭綦低聲稟報了什麼,但見蕭綦臉色立時沉下。
蕭綦起身向嬸母告辭,留下我在府中陪嬸母敘話。我和嬸母一起送他至門口,他轉身對我柔聲道,“今日穿得單薄,不可出去玩雪。”
當著嬸母和佩兒她們,我不料他會如此仔細,不覺臉上一熱。身後一聲輕笑,又是倩兒捂了嘴,促狹地望著蕭綦。
蕭綦反倒十分泰然,深深看我一眼,笑著轉身離去。
“阿嫵嫁得好夫婿。”嬸母微笑望著我,端了茶淺淺一啜,“當初你姑姑真好眼光。”
“姻緣之事,各有各的緣法。”提及姑姑,我不願多言,只淡淡一笑,轉開了話題,“佩兒的夫婿亦是雅名遠達的才子,過些日子入京迎親,嬸母見了,只怕更是歡喜。”那兩姐妹都被嬸母遣走,此時若佩兒也在,不知道羞成什麼樣子。
嬸母擱了茶盞,卻幽幽一嘆,“佩兒這孩子……實在命苦。”
“怎麼?”我蹙眉看向她。
嬸母嘆息,“從前你也知道,佩兒先天不足,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