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稱呼封號。
最後到來的則是惠妃跟寧嬪,身後跟著四位附宮才人。
一屋子女人,皇后在內,攏共竟有二十四位,迎春頭頂著十三位主子姐姐,先後給人彎腰問好十三次。也接受別人彎腰問好十次,算是榮辱各半。
然後,新晉嬪妃叩拜後宮之主皇后娘娘,三拜九叩之後,皇后賞賜迎春一套珍珠頭面。迎春再次福身謝恩,才剛歸座,就聽寧嬪一聲嬌笑:“哎喲,你們瞧瞧,這昭儀娘娘跟充媛娘娘還真是嫡親姐妹呢,一般的面如滿月,膚若凝脂,特別是昭儀娘娘,幾日不見,昔日站著伺候女史一躍而起飛上枝頭變鳳凰,個跟咱們平起平坐了。我這廂忙著搬家,還沒得及恭喜賈尚書娘娘,哦,瞧我,應該是昭儀娘娘才對呢!”
元春端坐微微額首:“多謝寧充容,不過說到飛上枝頭,倒也不稀奇,古話有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話很是有理,憑你是奴才秧子呢,只要跟對主子,你就是一隻咬人的狗,照樣飛身羽化成為人上人。所以說,女史尚書什麼真不稀奇,寧充容你不認得字不讀書,少見多怪了。”
寧嬪聞言氣得脖子直梗梗,卻是半句反駁也沒有了。
惠妃有心幫襯,卻是元春說話毫無漏洞,只得哼笑一聲:“昭儀娘娘不愧是女史出身,這書讀的真是好!”
惠妃,寧嬪一再糾纏女史二字,再做可不只有賈元春是女史出身,卻有一位姓吳昭容正是太后宮裡的女史,亦是太后舅舅家裡的侄女兒,正因為太后孃家沒有和適齡女兒,才把五姑娘接進宮來,她爹爹只是個杭州將軍,歲數也比迎春小些,故而封號在元春之下,她也有賜號為麗嬪,太后原本替她擇定了儷字兒,卻被皇帝親自提筆改成麗字,少了一人,含義大不相同了。
太后原本就是想乎弄過去,結果皇上火眼金星,識破了,也值得裝糊塗,假作沒看懂這一去一回兩個麗子差別。
麗嬪原本不忿元春之位在自己之上,故而,聽著寧嬪找茬,她心裡很是稱願。只是寧嬪這個傻瓜,放著姐妹通槽事情不提起,卻把女史二字說不住。麗嬪也是女史出身,誰樂意做女史麼?這不是聖上發誓治理國事三年不選修麼?五姑娘再等三年便要超齡,進不得宮了,否則,誰愛做什麼服侍人女史呢?
當著和尚不說禿子,麗嬪心裡惱恨不已,再顧不得看元春笑話了:“哼,女史怎麼啦,俗話說讀書明理知廉恥,知道什麼叫做廉恥麼?什麼叫做不知廉恥麼?所謂不知廉恥,那便是乘著主子身子重,偷偷穿了主子衣服,偷偷上了主子床,然後偷了主子男人,然後生下個偷來兒子。”
“哈哈哈,寧嬪娘娘,我這般解釋,你可聽得懂麼?瞧你滿臉憋悶,大約沒聽懂吧。昭儀這點說的沒錯,不識得字兒,不讀書,實在糟糕的很。皇后娘娘,不如您再下一道懿旨給內務府,各宮娘娘承寵之前,除了讓精奇嬤嬤檢查娘娘們身子是否康健,一併也讓人考考她認字與否,哎呀,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我就怕來個文盲娘娘,這可不知道生出什麼來了。”
寧嬪被人指著婢子罵,且罵得都是事實,羞得滿臉通紅,再看昔日主子惠妃,竟然也是滿臉怒氣,若非寧嬪這個賤人抄了自己後路,自己一氣之下早產,傷了身子,如今也不會只有一個兒子,孤孤單單,沒個助力。
想起寧嬪這個賤人爬床一場竟然生下個病包子,一個廢物點心,有今日沒明兒,連給自己兒子做個踏腳石也不成,刻薄挑釁也不會,真正一對廢物!
麗嬪背後是太后,誰敢不給面子,一堂二十幾個女人一個個抿嘴彎起眼睛,無聲譏笑。
寧嬪羞得渾身是汗,氣得嘴唇發白直顫抖,卻是不敢回嘴,也不敢撒潑,甚至暈倒也不敢,殿前失儀一條罪,足夠讓她跌落塵埃,再無翻身之日。
所以,寧嬪只好硬著頭皮,頂著侮辱硬挺著。
迎春瞅著滿屋子趨紅踩黑,裝痴作傻的同事們,甚至半路千金跟本土千金差距了,一時冷汗涔涔,心道,哎媽,明兒起要讓大姐元春給自己寫個條子捏手裡,否則,這等陣仗落到自己頭上,自己絕對比寧嬪更紗帽!
好在皇后娘娘還算厚道,笑道:“姐妹們說笑親人也夠了,太后娘娘那裡還等著呢!”
第46章 初涉宮廷
淑妃是後宮除了太后皇后之外最尊貴女子,惠妃在淑妃眼裡,不過是皇帝隨口瞎掰而已,否則,怎會放著賢德二妃位置空缺,給了楊氏妃位卻不給封號,楊氏不願意被人稱為楊妃,這才自請稱惠妃。
在淑妃眼裡,惠妃二字就是笑話,可笑惠妃竟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