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2 / 4)

死罪消,請求按照一般宗室孤老之例,賞賜他父子兩口松木棺。

乾元帝允准。

忠順王父子們被葬在城郊荒山腳下。

忠順王因為謀反,忠順王封號至此而終,世上再沒有忠順王三個字了。

隨著忠順王父子伏法,福柔長公主謀逆時間正式開審,乾元帝為了封住總是口舌,依舊讓宗令長老們參與旁聽,因為有忠順王親筆畫押,當堂口供,福柔長公主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最終,福柔長公主因為是皇室血脈,太上皇掌珠,乾元帝從輕發落,命她出家為尼,封號照舊,因為賜封號乃太上皇欽封,乾元帝本著孝道,並不褫奪。

傅家上下就沒那麼好命了,傅家老三房都有人參與結盟,這一回失敗,乾元帝一併算賬,傅家此蓋以上男丁,洗漱問斬,膝蓋之下男子,以及傅家女眷一體官賣為奴,永生不能贖買。

再者,福柔長公主既然自絕於當今聖上,福柔長公主就不在享受朝廷俸祿了。

謀反逆臣本應該吵架沒產,乾元帝卻看在一脈相承的份上,准許福柔公主帶走千金,以為附廟之資。福柔餘下妝奩,太后娘娘做主另立賬簿,是為養生款,用於資助天災人禍之下出現的鰥寡孤獨。

當初內務府替福柔公主準備的妝奩按照親王開府之數,攏共二十四萬。架上太上皇與孝慈皇后的私房錢補貼,攏共三十六萬之巨,拘謹二十年下來,福柔公主十里紅妝嫁女之後,不僅沒有絲毫減少,已經翻作了百萬之資。

眾人正在疑惑之時,北疆與海疆成了第一受惠之地。太后做主往戰爭區北疆海疆分別撥款二十萬兩,修建育嬰院。太后娘娘的心思很明白,老弱病殘或許能夠掙扎著活下去,唯獨右失沽恃的嬰幼兒難以活命,應當首先予以救助。

許多人以為太后娘娘回收入私囊,熟料太后娘娘竟然如此慈悲大義,無不歌功頌德。

一時間,北疆海疆兩地紛紛傳回訊息,當地民眾感念太后慈悲,替太后娘娘立下了生祠,以為頌揚。

據說,娘娘廟落成之後,祭拜的百姓絡繹不絕。

太后娘娘聞訊之後,雖說是破費了,面上卻笑顏如花。

此後,太后娘娘沒辜負民眾的敬愛,將餘下七十萬資產交付給內務府經營,每年都會下撥十萬銀錢用以收養遺孤,直至太后娘娘薨逝。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對於傅家來說,成也是福柔,敗也福柔。當初傅家敗落之際尚公主,府裡除了個駙馬都尉,傅家的爵位也得已平襲一次,駙馬繼承老公爺成了國公爺。

只可惜,也不過黃花燦爛二十載而已。

這一次,傅家徹底從京都富貴圈兒消失了,駙馬兄弟,以及傅家膝蓋以上的男丁悉數問斬,膝蓋以下男丁以及女眷,則被髮配北疆為奴,遇赦不赦,不許收恕。

京都權貴中尊卑大換血,到了權勢熏天的忠順王府,忠義郡王府,代之而起的則是英親王府與熙郡王府。

英親王掌管戶部吏部,熙親王掌管工部禮部,北靜郡王則掌管刑部兵部。

乾元帝任用兄弟直追當初太祖爺。

因為海疆戰事與北疆戰事,近年來國家賦稅增加兩成以上,乾元帝因此叫大起議事,決定與民休息。海疆北疆等戰區百姓免賦稅三年,其餘省份則將這三年來多繳納的二成賦稅逐年扣除。

乾元帝聖旨下達之日,舉國上下一片讚譽,乾元帝成了百姓們心中的明君。

回頭卻說迎春,卻是合該福柔倒黴,那一日迎春得知福柔再一次忤逆犯上,凌駕太后頭上,驀地想起這幅肉屢屢蔑視後宮嬪妃事情。

公主雖尊卻是宗室,迎春雖非皇后,卻是皇上敕封的皇貴妃,後宮無皇后,迎春便是公中第一人了。

可是這福柔每國宴之上,都會抓住一切機會,冷漠蔑視,無以復加。

也是巧的很,錦鯉剛剛閒磕牙說起福柔公主膽大包天,竟然為了女兒早日榮登後位,竟然出賣嫡親弟弟,待她不錯的乾元帝。

迎春聞言大喜:“盟約?能否竊取?”

錦鯉一笑:“區區小計兒!”

說話之間,已經將福柔公主藏在佛像中的盟約翻了出來。迎春審慎之後,講證據給了許縉這個頑固不化的老御史。熟料許縉竟然嚇怕了,只想過平靜的日子。

用處這才用他最期盼的地位想引誘,事成之後,將許縉一日連升三級。

許縉也是被壓抑久了,竟然被說服了。

只是許縉並不知道小李子公公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