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國法論處呢,求太后娘娘收回成命,臣妾還想多活幾年,好伺候太后娘娘呢!”
太后娘娘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這有何難呢,若是皇帝入了後宮,憑他去的哪一宮,你只管奉我的懿旨去送茶飯,誰敢齜牙?若是皇帝歇在前朝,你做了茶法讓桂香送了去,我把桂嬤嬤借給呼叫,她是宮中老人,誰人都知道她是代表本宮的,那些個朝臣定然不敢齜牙。”
又看桂嬤嬤:“桂香,這些日子,你就跟著充媛伺候!”
桂嬤嬤忽然被點了名字,一時心中揣摩,離開了太后娘娘很容易被人趁空替代自己位置,只是這充媛娘娘似乎前程遠大,如今自己替她辦差事,也是一種緣分。
是故,桂嬤嬤馬上福身表態:“謹遵太后娘娘吩咐,奴家必定勤謹辦差!”
至此,迎春知道災難推脫,因此福身道:“如此,臣妾謹遵太后娘娘懿旨,不過,臣妾先領了聖旨伺候太后娘娘,所以,臣妾請求,一旦賢貴妃安全產子,等洗三之後,臣妾即刻返回碧雲寺,以免違拗聖旨。”
太后娘娘聞言笑道:“三日太短了,半個月吧,半個月她母子安康,你再回來覆命。”
迎春原本打算,在自己尚不能承寵之前絕對不招惹皇帝,免得魚沒撈著,惹上一身騷味。沒想到太后娘娘思路奇特,上趕著給兒子送美人兒。
這也是迎春一時每想通透,太后娘娘真心沒有現在就把迎春送上龍床的意思,她是真心覺得迎春心靈手巧,小嘴兒蜜甜,只怕能夠讓皇帝紓解壓抑。
這邊賈母剛到,賢貴妃產期是五月,若是雙胞胎提前十天半月,則在四月中,因為生孩子這事兒說不準,賈母覺得迎春回去看著元春再好不過,一時對太后娘娘感謝的五服投地。
這一回,賈母停留三日便告辭,太后娘娘點選兒子也沒挽留,臨行,太后娘娘給了迎春一塊鳳佩:“這是當初皇帝得封太子,本宮冊封皇貴妃,太皇上給本宮賞賜,皇宮之中上至太太后,下至宮女都知道此物來歷,本宮僅此將它交給你,你憑藉此佩代替本宮替賢貴妃守胎,本宮准許你在宮妃臨盆之時,臨時節制太醫院以及產房排程,後宮之中,見人大一級。”
迎春單腿下跪,雙手舉過頭頂接了:“臣妾謹遵太后懿旨,必定守護皇子周全!”
這日正是三月十五。
這一晚,迎春將夏寒蘭連夜摧花。
次日清晨,迎春臨行前捧給太后娘娘:“此花臣妾精心養育,且留下澆花花肥,如今已經春暖花開,半月澆灌一次即刻,如此,花期可保持到十四月底五月初。臣妾回宮之後,會繼續培育秋寒蘭,一旦成功,便命人前來太后娘娘觀賞!”
這一盆依舊是三莖花葶,果然跟上一回寒蘭一般無二,若非上回迎春自己說破,太后娘娘必定以為就是頭一回那盆寒蘭。
且錦鯉已經將當初蘭花精靈移至這株花上,命她守護寒蘭,並日日傳遞太后娘娘資訊。
迎春這邊坐了太后娘娘賞賜的半副鑾駕,威威赫赫回到京都。因為身懷懿旨,也為避免御史刀筆,迎春進城後並未這回榮寧街,而是直奔蒼震門。
一時,迎春進的宮廷,先去了坤寧宮,拜見自己皇后娘娘,然後跟皇后報備,言稱自己奉太后娘娘懿旨,回宮替賢德妃守胎,為了驗證自己所言不虛,迎春當著桂嬤嬤之面將太后信物團鳳玉佩出示給皇后觀瞧。
皇后心裡啐一口太后娘娘多管閒事,一個嬪妃而已,何須這般濃重。卻是不敢馬虎,離座肅身:“母后千歲!”
迎春候她肅身之際,將身閃過一邊,直降玉手擎著玉佩讓皇后行禮。
桂嬤嬤也傳達了太后娘娘給皇后口諭,大意為,皇帝未果時操勞,讓皇后守好後宮,不要讓皇帝因為後宮不穩而憂心,懈怠國事,同時告知皇后,德充媛奉懿旨過問皇帝生活起居。
皇后娘娘聞聽此言十分鬱悶,卻也知道太后懿旨不能違拗,再看迎春,眼中多了一份審視。
此後,皇后著意盯著迎春,卻見迎春整日盯在承乾宮,等閒不往皇帝跟前湊,不過在皇帝駕臨承乾宮之時才會泡茶下廚伺候皇帝茶飯,陪著下下棋,說說話,這才真心相信,迎春只是奉命行事,並無勾引皇帝之心。
這是後話,卻不說了。
回頭卻說元春,她這裡正在猶豫要不要給映出送信之時,冷不防迎春已經回到皇宮,正是驚喜交加,拉住迎春竟然紅了眼圈了。
姐妹們好一通親熱。
元春高興誇讚迎春,說她長高了,豐盈了,像個大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