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爺,咱們搬家,於是,信陽周圍上千裡,竟然再也沒有盜匪,出現裡難得的幾百年沒有的安寧。如此,原先走別的道路的商賈,寧可繞遠,也要走信陽這一地區。
結果就是商賈繁榮拉動了經濟,稅收直線上漲,成為了大明的模範區。而八賢王感念國家危難,將所有的稅收沒有按照封王的規矩,將他們佔為己有,全部實打實的上繳了國庫。當時感激的左光斗涕零,感動的天啟哭泣,感動的戶部上書:“要是天下王爺都像八賢王這樣該多好?那麼佔據天下土地三分之一,佔據封地稅收幾乎達到了百分之六十的王爺所得歸了國庫,那就國庫豐盈了。
全天下的王爺們都在破口大罵這個不守規矩的八賢王,唯有兩個兄弟的叔叔福王,第一個站出來,向國庫捐獻了一百萬的平遼銀子。繼而將自己的王田封地的稅收和收入拿出一半上繳給國家,這讓小兄弟兩個感動莫名。看來,天下有難,還得是自己的親人啊(親叔侄)(這樣的事實不是作者杜撰,歷史上,福王真的這麼做了,歷史,真的冤枉了福王。)
投桃報李,也是大勢所趨,天啟下達了推恩令,凡有向福王這樣的,將一半的收入上繳國庫,朝廷將允許他們的子孫後代,或者買地或者經商,更允許他們科考,神宗時候搞了一半的王室改革,竟然在這種互相妥協之下,徹底的完成了。
因為所有的王爺郡王算了一筆賬,自己即便將原先的稅收全部留下,但是隨著自己子孫後代的不斷增加,三代之後幾乎就養活不了他們了,如果大家接受皇帝的條件,放開對子孫後代的約束,反倒給子孫後代們留出了一個活路。於是就這樣,八賢王朱由儉的一個為了親哥哥分憂的舉動,竟然讓幾代皇帝推行宗室改革而不成的辦法,竟然進入這麼奇妙的,在雙方妥協之後,順利的完成了。
結果就是大明的國庫,一下子多了三倍的收入,國家的各項運轉,也有了寬裕的資金,真的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