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疾首的斷言:“義大利的沒落,不是因為在海上爭霸的戰爭裡被打敗的,而是因為銀子太多,卻沒有和他相匹配的物資而被經濟,對了,毛帥的經融危機打敗的。那簡直就是真的災難啊。”
然後對袁可立懇求:“既然毛帥要開金融危機課,那麼請允許我帶著我們歐洲的學生一起旁聽可否?”
湯若望這樣誠懇的詢問,立刻引起了在座所有大臣的重視。毛文龍可以說是危言聳聽,雖然他原先做的所有事都是對的,但在錢的方面上,誰還嫌錢咬手,誰害怕錢多呢?大家現在感覺到花錢的地方太多,而來錢的地方太少,毛文龍的理念,大大的違背了人的常情思考。
但正所謂遠來的和尚會念經,湯若望不但是遠來的和尚,而且還是大明公認的科學家,同時他又用現身說法,實實在在的說明毛文龍說的是對的。感情一個國家錢太多,和一個家庭錢太多是兩碼事。一個國家錢太多,就是一場災難,而一個家庭錢太多,那就是一種幸福。
“那毛帥沒說我們應該怎麼應對?一直和錢打交道的張繼先,不由得膽戰心驚的詢問,若是自己銀庫裡的銀子都變成廢鐵,那些股東就能直接撕了他,這可是性命攸關的事情,馬虎不得。”
袁可立就鄭重的道:“毛帥說,提高利率吸收民間多餘的銀子儲存起來,然後將這一筆多餘出來的銀子放到新的市場,現在的朝鮮去。”
“那朕呢?”
“萬歲要捂緊錢袋子。”
“那戶部呢?”
“要積極的拓寬市場,將多餘的銀子花出去,創造更多的物資。”
於是,皇帝捂上了錢袋子,戶部四處尋找投資,而張繼先一溜煙的跑去盧象升處,給他貸款,沒有理由的貸款。
“消耗多餘資金的最好辦法,就是打仗,所以懇請皇上,利用皇太極在喘息修養的時間,打斷他的休養生息,臣毛文龍將在南面對鞍山再次發起進攻,希望戶部撥款給遼西,讓他出擊遼中平原。希望戶部撥款給曹文詔,讓他對依附滿清的蒙古諸部進行攻擊。這一次戰爭就定名為,燒錢計劃。”毛文龍的奏摺裡這麼定義於這次三路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