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垂簾聽政(1 / 2)

小說:大明都督 作者:奔叔

面對鎮定的皇嫂,朱由檢施禮:“臣弟已經決定,響應皇上召喚,北上帶兵勤王。”

此話一出,張皇后一皺眉,看了一眼太子,最終還是挽留:“攝政王不可,皇上臨行重託,太子監國,但太子年幼,這個國家還需攝政王拿主意處理大小事務。尤其是在這國難之時,更應該攝政王坐鎮中樞排程四方,若攝政王親自帶兵,一旦一旦皇上處有不忍言之事發生,大明當靠攝政王支撐。”語氣是平淡的,但眼淚早就如珍珠般滾落。

所有的人都知道皇上皇后龍鳳情深,皇上後宮佳麗無數,但獨獨與皇后恩愛無拆。

更是在這個時候,依舊以國事為重,不是將未來的國家交給不懂事的兒子,保住他的皇位,而是將國事重託給弟弟攝政王。就這一份為國之心,就讓所有的重臣拜服於地。

朱由檢再次跪在地上哭泣:“皇后娘娘也知道我們兄弟從小孤苦,在波雲詭異的環境裡相依為命。皇兄被難,臣弟怎麼能偷生,無論如何臣弟也要去救皇上,救哥哥,請皇后娘娘成全我兄弟之情。”

很久之後,皇后長嘆一聲:“當初萬歲出行,將國事交給攝政王,那麼攝政王再帶兵出戰,國事當委託給誰?”

朱由檢磕頭道:“臣弟已經與諸臣商量,以太子監國,以皇后垂簾聽政。若我兄弟不測,請皇后輔政太子年滿十八,請太子登基,還政皇上。” 這就等於是臨終遺言了,這足以表明,哥哥死難,他也不會活著回來了。

張皇后用衣袖掩住臉面,聲音顫抖的換了稱呼口氣道:“小叔不可如此,你哥哥是皇帝,皇帝為大明江山社稷付出一切理所當然。而小叔不該做那不明智的事,而應該以祖宗江山為重,保重有用之身,輔助太子成年親政才是道理。再說,家有祖訓,後宮不得干政,我不敢僭越。”

朱由檢磕頭懇求:“萬事皆有權變,非常時行非常事,還請皇后答應。”

張皇后還是堅決拒絕。楊嗣昌就爬了上前磕頭道:“非常時期,攝政王一心帶兵勤王全了兄弟之情,同時,各地勤王軍爺的確需要一個統帥排程。但太子年幼,國不可一日無主,但這時候若尋其他親王進京攝政,等到萬歲和攝政王凱旋,當如何處置?到時候會引起朝局人心大亂,還請皇后以大局為重。”

楊嗣昌說的對。

當然,大明的內閣制度相當完備,大明也不是沒有過登基就不上朝的皇帝,其實,有時候,在這個大明內閣成熟的情況下,有一個不上朝的皇帝,比整日勤政的皇帝運作的更好。

但現在的前提不一樣。

太子年幼不年幼不說,主要是他沒有正式登基做皇帝,這就是名不正言不順。這也不算天啟失誤,誰知道自己風光的去壩上會盟,接受蒙古諸位的歸順,卻鬧出了這麼一出。現在再想推太子登基,在法理上就不行。再加上皇上不還沒死呢嗎,現在即便諸位大臣強行推太子登基,做個名義上的大明之主,然後大家開開心心的執行內閣運作也不行,因為萬一皇上活著回來了,那將置於這父子何地?

讓有為的天啟做太上皇,讓尿床的孩子做皇帝,在法統法理以及道理上,就亂了套了。

而這時候在外地親王裡選一個,先進京當攝政王,那更不行,請神容易送神難啊。一旦這個傢伙進京,不要說他有了什麼樣的野心,就說大臣們也會有那投機取巧燒冷灶的,再來個什麼攝政黨,而真正的正統血脈太子還在,最終會絕對不能避免的骨肉相殘的事情出現。萬一這個攝政王心急,直接殺了太子,然後強行登基,那可真就要了大明的命了。

而同理,皇上凱旋迴來了,那把這個外來的親王怎麼辦?安置在京師?絕對不行,讓人家灰溜溜的回去,更不行,那時候,只能一杯毒酒了。但那會讓天下公認的仁厚君王天啟名聲大損,亂了綱常禮教,後果更嚴重。

也正是基於這許多個道理,最終大臣們才同意了朱由檢的辦法,請皇后垂簾聽政。這樣一來,皇帝出事,大家保這正宗龍脈到十八,然後名正言順的請皇后歸政,這總比其他結局輕鬆些。

而皇上回來,大家就名正言順的各幹個的,就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天下依舊太平。

張皇后在楊嗣昌等一群重臣的解釋下,也明白了其中厲害,在一再挽留小叔不成之後,接受了這個決斷。

當她坐在太子的龍椅之後,以太子的名義下的第一道懿旨就是,自己的弟弟張繼先,現在已經是留候的他,因為善於理財,委任為攝政王大軍和天下勤王軍後勤總管,隨攝政王出征。

那意思非常明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