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標大不敬是鐵的事實,該治罪。”天啟下了決斷。
悄悄準備渾水摸魚退回朝班的鄒元標就一哆嗦,感情皇上還記得這事呢,一聽皇上要對他治罪,當時咕咚跪倒:“臣冤枉啊,剛剛不過是無心之說,根本就沒有一點詆譭先帝的意思啊,還請皇上明察啊。”
天啟就沉吟不語。其實也是,鄒元標就那麼一說,結果誰想到毛文龍就直接把他帶溝去啦。
毛文龍看看天啟要饒恕他的意思,就淡淡一嘴:“相由心生,雖然是隨口一說,但沒有對先皇的輕視也不會說出如此話來,如果不按照這個罪名治罪,那麼天下人都可以對先皇乃至皇帝輕視,此風一出,豈不是亂了綱常?還請皇上三思。”
罪名雖然牽強,但卻也的確如此,皇帝必須得表個態,皇家的顏面必須維護,要不然誰都用一個無心之言搪塞對皇家的汙衊,那可真就是天下大亂了。
葉向高和黃爌都沒有出來說什麼,事情已經這樣了,因為這事關皇室威儀,他們想維護也維護不了,也想透過這件事,他們兩個人要考驗考驗皇帝的處事能力,而一旦皇帝判決錯誤,兩個人在出來為鄒元標辯解。
在下面想了一下,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說道:“鄒元標雖然是無心之言,但畢竟有涉及先皇的意思在,如果天下人都用有口無心做搪塞,就真的天下大亂,皇家威嚴掃地,為了引以為戒,朕決定處罰鄒元標大不敬罪,不過殺頭的什麼是過了,而且鄒元標多年忠誠,國家治理上也是有功的,所以朕決定,將鄒元標圈禁在家,閉門思過,等想好了,再從回朝堂。”
這樣的處罰簡直幾乎就沒有處罰,那明天鄒元標上書說自己已經想明白了,自己已經錯了,然後就再回來,那豈不是太便宜他了,這樣的事情毛文龍當然不幹,他就是要堅決的將東林黨驅逐出朝堂,上次逼退鄒元標沒成,結果自己不在的時候,這個傢伙就恢復原職了,這次一定不能讓他如願。
不過從處理鄒元標的事情上看,自己一次掀翻東林的想法還是行不通的,皇上還是迴護東林,這也是成熟起來的天啟開始有自己思想,並且準備依照著自己的思想治理這個國家了。
於是毛文龍就站出來對天啟道:“鄒元標閉門思過,可能只是做做樣子,我們不知道他是真的思過還是假的?所以臣請萬歲,命令鄒元標每日一本思過奏摺,奏摺內容必須要獲得大家的一致透過才成。”
這個藉口絕對合情合理,聽到這一句話的所有人都知道,鄒元標的仕途完了,因為只要思過的奏摺上來,無論他寫得多麼誠懇,閹黨和孤臣黨是絕對不會透過的,這就等於讓鄒元標每日還得寫一道思過奏摺,一直到死,其實這比直接殺了他還要損。
但天啟也知道,再不聽毛文龍的,那就又得罪了他,於是只得先同意了他,等毛文龍再回前線之後,自己再想辦法把這個黨魁提回來。
“事情就依照毛帥的辦吧,鄒愛卿,你現在下殿去吧。”趕緊將鄒元標攆走,否則說不定還有誰站出來,想出更損的提議來呢。
鄒元標就給天啟磕頭,然後帶著滿腹的怨恨下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