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皇城,努爾哈赤長吁短嘆的和皇太極以及幾個重臣商討國事。
現在的努爾哈赤的日子簡直就沒法過了。
第一個讓大金痛苦不堪的就是當初努爾哈赤推行的計丁授田令,本來努爾哈赤的意思是讓漢人耕者有其田,發揮漢人的強項,為大金生產出源源不斷的糧食來,讓自己擺脫糧食奇缺的窘境。
因為戰爭,後金馬蹄踏過之處很多漢人百姓四散奔逃,家破人亡。家沒了,人沒了,可地還在,只不過沒了主人成了“無主之田”,努爾哈赤的計丁授田就是把這些“無主之田”收歸國有,透過再分配的方式重新“授予”給那些地少或者沒有地的人,農業生產恢復了,軍隊的糧餉也有著落了,社會秩序也恢復了,穩賺不賠關鍵還不需要成本。
“從即日起,凡是成年男子,全部無條件分給六日田地,五日種糧,一日種棉。”這是一個美好的出發點,如果真正能夠按照這個標準實行落實,那麼遼東漢人根本就不會反抗,不但不會反抗,而且還絕對對努爾哈赤感恩戴德,成為大金的善良子民,不要說百姓不愛國,對於百姓來說,誰讓他們太平富足,他們就跟著誰,這誰本性。
結果真正實行起來,不是這個事情。
因為努爾哈赤卻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整個遼東地區的土地,據大明戶部登記記載,不過是三十萬日(每日五畝)結果努爾哈赤卻需要六十萬日的無主的土地,整整缺了一半。
而即便是這三十萬日的土地,也被女真人圈佔了,更沒有土地給漢人了。
但努爾哈赤依舊推行了這個政策,那就是每一個漢人都擁有三十畝土地,當然,這是在紙面名字下面,而實際,實際就是你根本沒有一寸土地,但一定要繳納三十畝的糧食賦稅(詳細情況,本書上面已經提過)。
這樣一來,就引起了遼東漢人的大逃亡。逃人情況之嚴重,讓後金在取得遼東統治權不需要面對明軍主力部隊的情況下,反而更加頭疼。
天命八年四月,沙安峪周圍四個村莊合計三千餘人準備向關內逃亡,眼看就要出後金地界了,勝利就在眼前,眾人不禁長舒一口氣,哪成想他們的舉動已經被村裡某位姓魏的秀才告發,沿邊駐軍收到訊息派出騎兵追趕,三千多人中成年男子被全數殺盡,其餘婦女幼童淪為奴隸。
繼沙安峪之後的短短兩個月,努爾哈赤接到了一個更加令他震驚和憤怒的訊息,復州又出現了逃亡情況,不僅出現逃亡情況,逃亡的人還很多,不是幾百人,不是幾千人,而是有零有整的好幾萬人。
根據以往戶籍資料,這個數字大約等同於復州城全城人口。
見過一家跑的,見過一條街跑的,見過一個村跑的,可沒見過一座城跑的,而且還是大城市,史無前例,這要是得逞了後金在遼東也就別混了。
“必須要嚴肅處理!”
努爾哈赤對此極度重視,派遣工作組前往復州,理論上最有可能接替努爾哈赤的大貝勒代善任組長,十二子阿濟格、褚英長子杜度、代善次子碩託等為組員,率人馬前往平定,與這樣高規格的工作組相比,更高規格的是他們所率人馬的數量——兩萬。
出動三分之一的主力,既沒有作戰任務,也沒有明軍主力進犯,更不是要攻城掠寨,而是前去所謂平定手無寸鐵的百姓,後金在遼東的統治有多糟糕可想而知,遼東的逃亡現象可想而知有多麼一發不可收拾。
代善兇狠,復州全城男丁共計一萬八千餘人,除了剩下五百多老人小孩,其餘就地處死,其餘婦女全部淪為奴隸分賞給後金將士。
復州叛逃事件是後金統治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叛逃事件,面對如此眾多的人數,後金並沒有念及所謂法不責眾的潛規則,用鐵血的殺戮再次警告了所有想要逃亡的百姓,別想跑,跑就殺你全家。
這樣簡單粗暴的辦法,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遼東逃跑的人少了,百姓接受了大金的政策,各個成了身家百畝良田的赤貧地主。
逃人現象暫時解決了,還沒等努爾哈赤高興,一個比逃人問題更嚴重的新問題接著出現了。
因為毛文龍的殺奴令傳到了遼東,而且信譽好的令人髮指,絕對做到一手錢一手貨,而且為了避免百姓奔波危險和辛苦,東江鎮復遼軍的偵緝隊直接上門驗貨收貨,那服務,做的簡直到位的令人髮指。
這樣一來,廣大的八旗將士、女真族人很快發現,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十分小心翼翼,因為他們周圍出現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三四個人正在喝酒,突然趴倒兩個,口吐白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