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制後金不能對遼西發動戰爭,這是目的之一,這也是朝廷的要求。但在這個主業之外,搞些副業,也是無可厚非滴。
副業有兩個,第一個,挖努爾哈赤的牆角,按照毛文龍的高大上的說法是,解救水深火熱遼東的漢人百姓。其實早在前世,毛文龍就把這個當做主業來做的,當初他在王化貞和熊廷弼上書遼人不可用的時候,就上書建議道:挖遼東一人,我便壯大一分,而奴遒就少一人生產,建奴不過百萬,若將遼東漢人挖盡,則遼東平復易如反掌。
但在前世,他的意見沒有在其他地方得到執行,反而出現即便是後來的袁崇煥,也拒絕遼東百姓入關的結果,究其原因,一個是遼西袁崇煥,能在大明後方,源源不斷的能得到兵員,不需遼東漢人;第二一個,努爾哈赤起兵之初,是打著驅除大明酷吏的旗號的,在攻城時候多得漢民內應,所以,才有了大明官員認為遼東漢民都是漢奸的定論。
但毛文龍必須依靠遼東漢民做兵員來源,著就是所在立場境況不同造成的觀點不同。
現在毛文龍堅定的因為財政上遠遠超過了當初的毛文龍,所以,他可以接收更多的遼東漢人百姓,不但給他帶去了勞動力,更主要的是帶去了對建奴苦大仇深的兵員,這才是根本。
所以,這次儘可能的將所佔領的地方,將漢人百姓搬遷走,這是目的之一。
第二一個目的,就是破壞,破壞所有能破壞的,做到復遼軍所過之處,在撤退後必須成為寸草不生的白地,做到三光政策的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