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秋後算賬是肯定的。自己再坐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的確不行了,聽到楊嗣昌這麼說,皇上看向自己,趕緊主動站出來,跪倒啟奏:“臣不過是一個文人,根本不懂軍事韜略,在這大明危如累卵的時候,兵部尚書的確應該找到一位知道兵事的人來擔當。首輔大人所推薦的人非常正確,臣現在請求交卸兵部尚書職務,致仕還鄉。”
看著這個聰明人,天啟不由得心軟,然後提出來:“崔愛卿做事還算勤勉,也有一定的能力。既然你交卸了兵部尚書職務,但也不能回鄉,還要繼續為這個朝廷貢獻餘力,我看你就任剛剛出缺的吏部右侍郎吧。”然後詢問下面:“這兩件事大家是否同意?同意的請舉手。”然後自己首先舉起了手。
對崔成秀的處理,大家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皇上這麼做,也是在對外宣佈他不想再搞黨爭。自己連被軟禁這樣的奇恥大辱都能忍受,那麼穩定住人心才是當務之急,希望大家能跟他一樣,放棄前嫌,大家核舟共濟。
既然皇上把事情都做到了這個份上,大家雖然心有不甘,最終也只能忍了下來,再說了,崔成秀也是有一定能力的,只要他不再搞黨爭,這還算是一個能臣,紛紛舉手表決透過了。
楊嗣昌一上臺就大刀闊斧的進行了這麼多的調整,而且處理的非常得體到位,這讓大家看到了楊嗣昌的能力,對他進內閣成為首輔心服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