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的東林黨人都在不甘和絕望裡彷徨的時候,坐在大門的邊口,一個清俊的身影站起來,衝著上面的鄒元標施禮,施施然神態自若的道:“門生卻認為不然,正所謂打蛇打七寸,只要我們打住了群醜要害那便是一場絕對的大勝。”
鄒元標猛的聽到局勢還有轉機的辦法,當時就來了精神,於是定眼看去,卻是東林的後起之秀,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宜興周廷儒。
周廷儒因為天啟初年壓制毛文龍武人事件中,為東林黨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而獲得鄒元標的賞識,因此獲得東林黨的一致推薦,官場一路高升,從一個當初的一個小小的閒職修撰遷右中允,掌司經局事。不久又得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可謂一官掌兩地,成為東林新秀,人氣無兩。
但是不管怎麼樣的權勢,在東林宿老的首善書院,他依舊只能坐在靠門的地方,因為東林雖然口上說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其實更注重門地資歷。
今天的這個會議,能夠在門口有他一個座位,是因為在上次的戰績。
東林不得不承認,他們掌握在手中的唯一戰勝敵人的,就是所謂書本上的聖人之言的理解,其實這都是理論上的,遇到一向胡攪蠻纏的毛文龍那樣的人,根本就沒有一點用處。
論起戰術戰鬥技巧,大家都是書呆子,說的和想出來的,都是書呆子可笑的東西,根本就不能克敵制勝,大言還可以,但那都是紙上談兵,真輪到真槍實彈,簡直就不堪一擊。
但在這個時候,東林出來了兩個腦袋靈活的新秀,一個是周廷儒,一個就是溫體仁。
溫體仁年紀比這個周廷儒大了整整20歲,本來都是東林後起,但這兩個人的性格簡直天差地別,一個是跳脫風進,一個是溫吞水。但兩個人卻都有野心,也就是都要一爭長短,結果在對外鬥爭中,兩個人各呈鋒機,但兩個人內裡也斗的不可開交。
對於周溫兩人的評價,鄒元標還是中懇的,周廷儒年少,算是鬼才,往往劍走偏鋒,出奇制勝。溫體人老於事故,做事沉穩,計謀狠辣,往往一擊必中。
至於兩個人的計謀心思到底是誰優誰劣,鄒元標認為,溫體人的計謀過於溫和拖沓,在這個東林多事之秋的時候,還是周廷儒的立竿見影。
於是鄒元標惜才,就將溫體仁調到南京升左庶子,今年正月,以禮部右侍郎管國子監祭酒事,未來要調他回北京中樞大用。
這也是將一個驢槽上兩個叫驢分開的辦法,分開了,讓他們各自發展,最終還要走到一起,到時候誰鬥得過誰,那就是他們自己的能力造化了。
這時候看到自己的智囊站出來,鄒元標第一個感覺到事態絕對會出現轉機。於是親自走下來,對著周廷儒滿面春風的詢問道:“玉繩有何良策,能剷除朝廷奸佞,還大明朗朗乾坤,中興大明,教化大明?”
周廷儒受到如此垂詢,表現的受寵若驚,年輕人,做事謙恭低調更能獲得上位者好感。
做足了功夫之後,就開始展現自己的才華,侃侃而談“諸公明見,我們這些君子以往以聖人教化奔走朝堂,為大明兢兢業業,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在我們的努力下,大明的朝局走向清明教化,百廢待興之中,內有百姓擁戴,外有萬國臣服,如此走下去,大明必將中興。”
對於周廷儒的話,所有的人都表示了歡欣鼓舞,認為他說的對,如果照這樣走下去,在東林的治國理念指導下,大明中興,萬國來朝的盛景,將再次出現。
被萬眾矚目的感覺真的好,周廷儒很享受這種感覺,但眼睛的餘光,卻看到了黨魁自己的恩師鄒元標微微的皺眉。
吹捧這個東西就要適可而止,過猶不及,於是周廷儒就說到了正題上:“但是我們的中興大業,卻突然的被打斷了,而且讓我們進入了逆流,這個狀況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這樣的提問一出,當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深思,於是就交頭接耳,互相猜測著提供著線索,結果一陣混亂之後,大家依舊感覺到莫名其妙。的確是如此,本來是一個大好的前程,皇帝被架空了,內閣被掌握了,武將勳貴被壓制了,眾正盈朝實現了,本來是一片光明大好形勢,怎麼就突然間變成這樣了呢?皇帝又跳出來不受掌控了,葉向高反叛了,內閣被奸佞掌握了,宵小們開始躍躍欲試了,奸佞小人開始充斥朝堂,聖人君子們的言語,已經不被重視,聖人的治國之道,也變得舉步維艱,這到底是怎麼了?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答案很簡單,自從毛文龍在林畔之戰之後,他將軍功分潤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