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草原,滅了後來真正倒向後金的朵彥部,現在看來,將朵顏部的那片草原交給了和後金一直死磕到底的林丹汗,等於變相的堵死了未來後金繞道蒙古,三次侵略京畿的機會,希望歷史上發生的三次滿清八旗荼毒京畿的狀況不再發生,如果這三次慘劇不再發生,大明的命運基本就保住了。
而毛文龍帶著追隨自己的黨徒們,實現了當初自己許諾的發家致富的願望,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利益,據自己估算,這一次凡是加入了自己的商行的官員士紳以及勳貴,最少有兩倍的利潤分紅,讓自己的黨徒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微言大義這個東西,其實只能是起到鼓動的作用,可以讓人三分鐘熱血,在實際上卻並不能得到絕大多數甘心情願的人的認可,正所謂無利不起早,沒有好處的事情,誰能做呢?可能也有人會去做,那是絕對聖潔清高的人,但這樣的人少之又少,指望就那幾個人能夠改變一個世界,簡直就是玩笑,真正要想改變這個世界,必須是一個團體,而這個團體所佔據整個人口,必須是大多數,而讓這大多數的人團結起來,為了一個目標,或者乾脆就叫做崇高的目標奮鬥,你只能拿出兩種東西,一個是未來的名利,愛一個就是切切實實的利益。
縱觀整個世界歷史,無不都是這樣,不要和我說什麼清高,偉大的GC主義,還不是給大家畫了一個利益的餡餅——實現的時候,大家坐享其成,白吃白喝。
心態決定著人們奮鬥的目標,比如說現在坐在院子裡的這幫兄弟,當初的時候,不過是因為自己掌控著20個皇商的名額,還有掌握著一部分資源,能讓加入者獲得利益,所以大家才加入這個團隊。
但當時所有加入的人,都是瞻前顧後的,因為毛文龍自從暴打了那個文官之後,已經成了東林黨的公敵,成了過街老鼠。在東林黨把握朝堂的時候,雖然毛文龍有皇帝的支援,但和他走的太近,所以在孤臣黨剛剛成立的時候,也就是商行剛剛成立的時候,加入的都是一些什麼人?被東林黨拋棄的,被閹黨排擠的,在京城困頓不堪的。即便是那些勳貴們的加入,也不過是看中了這裡巨大的利益,當時老一代們都不敢出面,不過是派出了自己的庶出子弟。
在那些勳貴們的眼中,當時的加入就是一種投機,商行是肯定賺錢的,大家出來分一杯羹,卻不想沾染政治。
改觀是在什麼時候呢?是在毛文龍首次戰朝堂的時候,表現出了他的胡攪蠻纏,並且毛文龍大張旗鼓的打出了品級的高低本質,讓那些勳貴們看到自己高高在上的品級可以恢復,這才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而真正扭轉這種狀況的時機,是自己鼓搗出來的讓信王閱兵的事情,當時不管是皇帝還是內閣的葉向高出於什麼目的,竟然組織了一支由小胖子帶領的勳貴子弟組成的親軍參與,。其實誰都根本沒有想到,皇太極會橫插一槓子,造成了那次巨大的危機。
在毛文龍戰死了將近4000兄弟的勝利之後,雖然自己是死了4000條活生生的兄弟的生命,但卻在政治上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這是他絕對沒有想到的。
皇太極再一次敗在了自己的手中,成就了毛文龍自己在大明戰無不勝的威名,夯實了自己的政治基礎;而讓他最沒有想到的收穫就是,在這一次戰爭中,在京城以及北方的勳貴們組織的那300個子弟親兵,竟然戰死了200多人,這樣的損失,並沒有讓勳貴們對自己產生怨恨,說實在話,他們的戰死也的確和毛文龍無關,但是在東林黨為了自保的強力壓力下,每年耗費無數錢糧的京營卻成為一個看客,對近在咫尺的豐潤之戰表示出了一種漠不關心,這種見死不救,讓痛失愛子的勳貴們產生了巨大的怨恨,而他們就將這種怨恨,集中體現在了對東林黨的仇恨上。
而相對比,卻是毛毛文龍不顧一切的拼死營救。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樣鮮明的對比,讓那些還在左右搖擺沒有立場的勳貴們看清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心,那就是作為,那就是勳貴們再次崛起的機會。
其實這一件事情的結局,的確是出乎了毛文龍的預料之外,即便他是穿越人士,也沒有想到會有這種結果。
這就是這場戰爭,毛文龍最大的收穫,但收入了3000多萬兩銀子的好處,更主要的是收穫了人心,不論是勳貴,還是下層官吏,乃至商賈百姓。
所以現在躺在柳樹下的毛文龍眯著眼睛波瀾不驚,但心中卻得意非凡,因為經過這兩年的戰爭,他的收穫簡直讓他自己都不可相信。
而身處內閣的馬維忠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