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明千秋萬代,必須殺之,以絕後患。
這樣的理由很正義,即便是一向偏袒毛文龍的葉向高也不得不對這種聲浪屈服,其實更主要的就是,他也開始這樣認為,這不是一個好苗頭,而且還非常壞,所以自己的舅舅一再提醒自己,讓自己先躲在草原不回去,他和他的同僚們開始努力的為毛文龍辯解,然後按照正常的規律,在大明的朝堂上,一件事總要有一個興起高潮,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岔開話題,孤臣黨帶著東林那些人無限跑題下去,這件事情就會慢慢的不了了之,淡出了所有人的視線話題。
帶人跑偏,大家已經深得毛文龍這個黨魁的真髓。
舅舅在話裡話外之間,雖然責備了毛文龍的莽撞,但也對毛文龍當時的雷霆做法表示讚賞,但他並不是因為毛文龍的當機立斷而拍手叫好,而是為毛文龍這種殺伐果斷,直接對文官集團展開霹靂手段,讓有一些膽小怕事的跟風者畏懼,在他看來,這又是毛文龍在和東林黨人進行鬥爭的一種手段。
看到舅舅這樣的評論,毛文龍只能苦笑搖頭,因為自己的舅舅這一次真的看走了眼,在當時自己那樣的狀況下,為了趕時間,就必須行如此霹靂的手段,在當時自己的腦袋裡,根本就不存在政治這兩個字,自己想的只是無論如何也要救出信王脫險,那可是自己鼓搗出來的,真的要是信王戰死或者被俘,不管是國法還是天啟對自己弟弟的愛護,自己都是死定了,根本就跟東林鬥爭的事情無關,倒是自己的舅舅想多了。
不過這也很好,以錯就錯吧,既然大家都想把什麼事情往政治上拉,那自己就就坡下驢,因為他感覺到按照這個規律走下去,也不是不可以。
二舅舅的家書裡一再提到的,孤臣黨之所以這樣堅定的站在自己的一邊,明顯的告訴自己,自己的孤臣黨已經不惜一切為自己站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利益。
這一次草原戰爭,自己真的是收穫頗豐,賺得是盆滿缽滿,自己實實在在的拿到了至少3000萬銀子的收入,為東江鎮復遼軍最少解決了五年的軍餉,當然,這五年的計算,不過是按照正常大名的開銷,自己想要打造一支自己理想的軍隊,實現自己的全部火器化,大炮兵主義,就這一點銀子,估計不用一年就被自己揮霍光了,現在看來,自己是不是要再找一個莫名奇妙的藉口,在滅草原一族,再弄他個幾千萬銀子。現在的毛文龍,都窮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