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後勤補給。
也正是從這一次的供應補給上,阿敏算是徹底的理解和同情了大明皇帝戶部的難處了。
尤其自己這種全騎兵的部隊,一匹戰馬所消耗的糧豆,可以抵得上十個士兵所需,算一算,一人兩馬,前後出兵合計七千,一萬多匹戰馬,就等於十五萬大軍消耗啊,前運損耗更是驚人的讓人頭疼,就這短短的一個月不到的戰爭,就將阿敏自己的庫房消耗掉了三成。
三成啊,那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怪不得大明那麼強的國力,那麼多的人口土地,卻時不時的拿不出前線將士的錢糧軍餉呢。
這一戰,也讓整個大金學了一堂好課,讓他們明白了,為什麼上下五千年,草原民族在對付漢民族,開始的時候,那是嗚嗚咋咋的所向披靡,而一旦真正的步入了正規了,反倒迅速的崩潰的原因了,那就是這巨大的消耗和草原民族不懂生產,沒有產出所造成的巨大災難『性』結局。
從這一戰,也造成了後金集團一個悄悄的改變,那就是皇太極推行的懷柔漢人的政策想法,也得到了包括努爾哈赤在內的大多數人的默許,因為他們看到,沒有漢人的勞作供給,真正的戰爭,自己這些強盜出身的人,是玩不起的。
所以,努爾哈赤的強硬剃髮令也就不再強硬推行,有些虎頭蛇尾了。等後來多爾袞再推行剃髮令,那已經是佔領大明江山後,為了統一思想和認知所施行的了。
阿敏在這一次戰敗後,本來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修養,但後金發動了對遼西的廣寧戰役,阿敏在考慮再三之後,還是請命上陣了。因為,對這場戰役的勝利,所有人都沒有一點懷疑,這將是又一場搶掠的盛宴,透過這場盛宴,完全可以填補上上次的虧空,或者還能有所盈餘,大金的國力,就像以往上下幾千年的異族對中原開始的戰爭一樣,在戰爭中獲得繳獲,增強實力。
於是,阿敏的鑲藍旗再次抽調五千八旗勇士,隨努爾哈赤出征遼西廣寧,在廣大的鑲藍旗領地,留下不足三千坐鎮,彈壓不斷興起的漢人反抗。
當然,他對『毛』文龍倒是不怎麼上心了,自己戰損三千,損失漢人奴才近萬,想來『毛』文龍也已經傷筋動骨,自己不去找他麻煩,他就應該偷著樂吧。
結果『毛』文龍突然出兵遼東的訊息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勢傳到阿敏的耳朵裡的時候,阿敏徹底的被『毛』文龍給打蒙圈了。
這也太不按照常理出牌了,這還讓人以後和他好好的玩耍了不啊。
『毛』文龍出兵的事情是大事情,這可是關乎自己鑲藍旗根本,自己必須回去救援,但這次阿敏還是在第一時間上報皇帝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這次算是賭上了國運,傾大金所有兵力,突襲遼西廣寧,現在兵圍西平堡,行的就是圍點打援的想法,將大明的軍隊一點點調動出來,然後在野地裡一點點消滅。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阿敏將『毛』文龍出兵身後的訊息送來了,這讓努爾哈赤大吃一驚。
但也僅僅是大吃一驚,然後根本不做任何思考的決定:“遼西關寧才是戰役根本,『毛』文龍不過是『騷』擾癬芥,你命令你的留守人馬收攏起來,固守大城,鄉村就任他來去吧,等我們全力拿下廣寧,我們再回頭收拾『毛』文龍。”然後再也不看阿敏,繼續趴在桌子上的地圖前,和一群手下繼續研究眼前的戰爭。
壯士斷腕,有輕有重,這才是在關鍵時候的殺伐果斷,在這個時候,哪裡還有時間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