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讓老闆,『毛』文龍立刻將許傑和朱明朱全請過來,開始準備發放戰死百姓的撫卹。
“按照我們在南關執行的政策,凡有參加這次暴動的死難百姓,都算做我們復遼軍的烈士,按照規定,他們每個人將得到20兩銀子的撫卹,因為這場暴動殘廢的,將得到30兩的撫卹,我現在就開始向這些烈士們發放銀子。”
聽到這個數字,當時朱明和朱權立刻驚呆了,朱明還是小聲的規勸:“大明只給將士戰死給予撫卹,但是,標準也不過十兩,而且還七扣八扣,從來沒有聽說過百姓戰死也給撫卹的,如果此例一開,將來將難以收拾,還請『毛』帥謹慎。”
『毛』文龍就將他的那套理在長山島上的論述再次和朱明闡明,當時朱明的著名是五體投地:“如果真按『毛』帥這樣做,未來我們的王師所到之處,那些不願意做奴才的漢人百姓,就會蜂擁暴動,這真是長久之策呀。”
但朱全卻提出了一個問題:“可是這次暴動,前前後後死傷了百姓,我們怎麼能分辨誰是暴動犧牲的,誰是被後金裹挾戰死的呢?”
這的確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在這次暴動裡,抵抗建奴而戰死的百姓和建奴裹挾而戰死的百姓幾乎相等,同樣是百姓,根本沒有什麼標記,誰又能分清誰是因為哪一方而戰死的呢?
『毛』文龍就大度的一揮手:“不管是為誰戰死的,這一次我都算他是暴動而死,所以我將一視同仁,這一次我就做一個糊塗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的決定,讓朱全當時驚呆了:“不知道『毛』帥為什麼要這麼做?”
看到這一個有主見而又勤勉好問的人,『毛』文龍就耐心的解釋:“我這次之所以裝糊塗,睜一眼閉一眼的『亂』發銀子,是因為我要拉動市場,擴大內需。”
這樣的名詞絕對新鮮,包括許傑也莫名其妙,實在是不明白這是一個什麼道理。
『毛』文龍就得意的炫耀著他後世學過來的經濟經驗:“現在整個旅順已經徹底的打廢了,若想將它重建,再現往日的輝煌,市場不流通起來,不能安居樂業是絕對不行的,然而全靠官府的賑濟和包辦,更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現在我們整個官府的運作,全部的精力都應該用作戰中,而醫治戰爭創傷還是需要依靠這些商人和百姓的。
但是怎麼樣能夠讓商人們將我們急需的物資運進來,怎麼讓百姓能夠買得起物資盤活市場,那就需要一個資金的拉動,而這筆資金百姓已經沒有了,那麼就需要官府投入。就比如,只要投入到市場一兩銀子,百姓就會拿著這一兩銀子去買米,糧商就可以賺兩錢銀子。
糧商們需要用這兩錢銀子的利潤,最少安排一批夥計,他要給他們工錢,還要僱請一批裝運工,他還需要給他們工錢,這樣就帶動了一批人的就業。而這批人有了職業,手中就有了工錢,然後他們又可以拿著這筆工錢,去買上一身衣衫。錢就在賣衣衫的商人中又在這裡轉了一筆,而賣衣衫的還需要運進布料,裁剪服裝,這樣又可以僱一批人做工。我這麼說吧,我投入一兩銀子進入市場,其實他可以帶動起來最少是四兩銀子的運作,這樣一來,這一兩銀子最少可以讓幾個人有工作,這就是市場拉動的效應,而商人們有了利潤,就會拼盡全力從外邊採購進各種物資,這樣市場就會火起來,慢慢的就走入了良『性』迴圈,諸位可懂了嗎?”
三個人就一起晃腦袋,真的不懂。
『毛』文龍就笑了,心中暗道:“這是後事美國大蕭條時候才想出來的辦法,這和自己在皮島實行的,前面挖坑後面埋有異曲同工之效,你們當然不懂。”
“你們當然不懂,但沒有關係,只要我懂就行了,只要你們嚴格的按照我的辦法去執行就行了。”『毛』文龍就得意的下了定論:“所以,我的原則是堅決不養閒人,堅決的不免費賑濟,堅決不培養百姓的依賴和墮落心態,但是,我用什麼辦法將我的銀子名正言順的發到百姓的手中,而又不違揹我的原則呢?那麼好吧,我就用為我們和建奴廝殺的百姓以撫卹吧,其實一萬五千百姓的戰死,我感覺還不夠,如果能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這個比較難,然後『毛』文龍就痛苦的想了一下:“對了,給那些明軍的將士補發軍餉,給那些原先的官吏,補發薪俸,這樣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在不進行賑濟的情況下,將銀子發到百姓的手中,不但買來了我們的好名聲,同時又讓銀子在市場上開始流動起來,那麼諸位想一想,就在三五天之後,有利潤的商人就會紅著眼睛,將所有我們需要的物資運進來,那我們還抄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