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長山島的戰鬥,因為『毛』文龍突然增援,也將變得不是那麼輕鬆取勝的,會將時間拖延下去。
現在整個大軍的後勤消耗非常巨大,4000人,以及8000匹戰馬,按照糧食的供應量,每一天等於是三萬步兵的消耗,剛出來的時候,皮口軍營裡的糧草不足兩日之用,如果戰爭拖延下去,在被掐斷了糧道,那麼整個大軍就危險了。
“回去,必須以儘快的速度解決黃古堡的敵人,打通糧道,為大軍長期戰爭做最壞的打算。”達爾漢立刻下達命令,
一面掉頭往回跑,達爾漢一面哀嘆,八旗鐵騎雖然天下無敵,但實在是兵力太少了,如果自己這一次出戰,能有1萬將士何必弄得這樣顧頭不顧尾。在這一點上看,老八皇太極的懷柔政策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變漢人為自己的一部分力量,用他們的力量來增強自己,而不是給自己搗『亂』,這個辦法是相當聰明的。
然而現在皇帝施行的種種策略,都是在將漢人推向敵對的一面,要不是剛剛施行的這幾個不恰當的政策,漢人也就不會在黃古堡裡突然暴動,那麼黃古堡只要哪怕堅持一天,自己就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將敵人各個擊破。
達爾漢現在已經可以預見金洲和南關的戰鬥結果,幾乎就是沒有懸念的被人家裡應外合,等自己將黃古堡拿下來,金洲和南關也就失去了,到時候自己不得不在面對堅固的城堡,這真是得不償失啊。
其實現在在整個大金的集團之內,對於漢人的政策明顯的發生了兩極分化。
一派就是以皇上努爾哈赤為代表的老人,他們站在自己人口少於漢人的角度出發,對漢人實行鎮壓政策,用刀子讓漢人恐懼,然後成為大家的奴才,成為大家的財富。
還有一派,就是以年輕的皇太極為代表的年輕一派,原則上年輕人更容易衝動,更願意用鐵血的方式來征服一切。但以皇太極為首的年輕這一派,卻恰恰和年輕人應該有的鐵血『性』格相反,究其原因,就是這一派在老一派帶著他們走出白山黑水之後,快速的接觸了漢人的文化和統治思想。
這些人在浩如煙海的漢人的古文記載裡,學習到了許多許多東西,在開了眼界之餘,讓他們知道了一個治國的理念,正如老皇帝曾經說過的那句話,沒有僕從怎麼能做主子?沒有臣民如何做君主?
但是獲得這些臣民的辦法,卻是截然相反的,老一輩想用刀子來讓漢人們匍匐在自己的腳下。而年輕一代這些被漢人薰陶的人,卻想用懷柔的辦法。
結果就從今天的事情上看,達爾漢更加堅定的相信皇太極的辦法是正確的,這次回去,一定要將自己的感受,稟報給皇帝,爭取漢人的支援,讓他們為自己所用,穩定內部,增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