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探出頭來緊張的追問。
“我發現『毛』文龍,他手下所有的將士都是遼東出身,而這些將士身上都揹負著和建奴的血海深仇,正是有了這樣的,背景,這些遼東人,想要跟隨著『毛』帥打回遼東老家去,想要跟隨著『毛』帥,為自己的情人報仇雪恨,有這兩個關鍵因素在,那麼那些將士們怎能不死在拼命?所以,『毛』帥就帶著他們,沒有用國朝的一兵一卒,沒有,領取國朝的一粒米,沒有獲取國朝的一把刀槍,憑藉著簡陋的木棍,就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績。”
說完這些,揚起臉透過與書房的窗戶向東南張望:“我看到『毛』帥寫給舅舅的家書裡,曾經說到,在林畔一戰,其中犧牲在冰天雪地裡因凍餓而死的將士就足足有上千,在撤退朝鮮的路上,難民和將士過處,因凍餓而死的百姓和將士,鋪滿了沿路的道路。在象關一戰,3000將士為了能堵住6000女真主力,2萬漢人奴才兵的進攻,最後的殘兵沒有選擇逃亡,而是選擇了點燃了所有的炸『藥』,和敵人同歸於盡,這是何其壯哉。有這樣的能戰敢戰,願意死戰的將士,怎麼能不取得連連的大捷?”說到這話的時候,朱由檢小小的拳頭緊緊的握緊,眼圈裡已經有熱淚滾動,是因為『毛』文龍說的那種動物悽慘而心酸,為他那幾千將士前仆後繼的赴死之壯舉而感到。
天啟和孫承宗也不由得被朱由檢的敘述,一會兒黯然神傷,一會兒熱血沸騰。
朱由檢猛的轉身,雙眼很沒有禮貌的盯住了自己的老師:“『毛』文龍不過區區兩三萬由遼人組成的將士,在沒有朝廷的支援情況下,都能取得如此的大捷,如果老師傅在這些遼人的難民裡,招募那些身上揹著血海深仇的青壯當兵,告訴他們,朝廷將帶著他們打回老家去,朝廷將為他們報仇雪恨,如此在朝廷的錢糧全力資助之下,編練成10萬大軍,收復遼東還有何難?”
天啟和孫承宗就一起沉默了,朱由檢觀察的準確,他說的也非常對,如果真的如『毛』文龍那樣,用遼人制建奴,朱由檢說的收復遼東不太現實,但抑制住建奴的進攻,然後徐徐圖之是可以實現的。
還沒等孫承宗說什麼,天啟已經一拳砸在書案上決斷:“吾弟所言極是,我們就按這個辦法來辦。”
孫承宗也改變了想法,點頭贊同。
天啟就指著朱由檢道:“你現在就去沈光祚家,將所有『毛』文龍寫給他的書信全部給我拿來,我要仔細的研究。”
朱由檢歡快的答應一聲,一溜煙兒的就跑了。
看著他消失的背影,天啟不由的感嘆:“吾弟真奇才也,可惜有祖宗之法限制,否則必將是一個有作為的雄主。”
聽到這話,孫承宗當時大驚,立刻打住了天啟的話:“萬歲慎言,慎言啊。”
天啟就淡然一笑:“說說罷了。”
看到老師嚴肅起來,天啟也不敢再斜躺著了,趕緊坐正了身子:“老師還有什麼要求?所請無不尊從。”這樣就岔開了話題。
孫承宗也不想再談論這事情,就開列自己的條件:“按照剛剛在遼人中招募士兵的辦法,那麼我最少要訓練出十萬遼兵,所需——”
“只要老師開列所需,吾無不同意,戶部不給我內帑出。”
“後金以騎兵為主,所以我需要戰馬,訓練出一支騎兵與其相抗。”
“所需照辦,我內帑擔負全部。”
“人員調動——”
“不必向我請示,老師傅做主。”
孫承宗提出一項,天啟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一項,沒有半點反駁。可見天啟對老師的信賴之深,期望之切。
孫承宗感謝了皇帝的信任之後言道:“王再晉雖然在這事上沒有什麼見識,但畢竟並沒有什麼大的錯誤,將他立刻撤換,會讓更多的人對遼東經略這個職位位置畏之如虎,所以我請求,先不要撤換王在晉。”
這樣的請求是合理的,但也讓天啟為了難,最終變通道:“那老師就任薊遼督師吧。”
督師要大於經略和巡撫,也就是說,遼東經略和巡撫要歸孫承宗管,這就照顧了所有的方方面面。因為『毛』文龍的舉薦,孫承宗擔任這個職位這比歷史早了四個月。
但這不是更加的疊層建屋了嗎?不過這個年代就是這樣,求的就是一個層層管轄,求的就是一個互相掣肘,是的,是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