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啟沒有透過內閣,其實也通不過內閣,就寫了一中旨,其實也就是一封信,答應了恩賞林丹汗和收買人頭的政策,但說明,這筆款子要從食鹽的利潤裡出。也就是說,天啟再次給毛文龍也玩了一個空手套白狼的花招,對於這樣的結果,毛文龍已經熟視無睹了。
隨著中旨到來的還有一份內閣催促毛文龍出使朵彥的訓令,毛文龍自請出使朵彥部,結果卻遲遲不動,這讓擔心建奴再次借道進攻京畿的內閣和兵部急了,於是聯合下令,毛文龍,滾去朵彥出使,並且一再強調,無論如何,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一定要杜絕朵彥再次放開通道,讓建奴繞道進攻京畿的狀況出現,記住,是不惜一切代價,這其中有毛文龍最需要的,在官場也是很隨便的一句話,準你便意行事。
就這便宜行事四個字,就是妥妥的大文章了。
拿著內閣訓令,毛文龍樂了,這就是雞毛令箭啊,到時候自己滅了朵彥,這不就在不惜一切代價,便宜行事的情況下,徹底的,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朵彥偷放建奴繞道蒙古的事情了嗎?難道天下還有比這個更一勞永逸的嗎?到時候,看誰再噴我擅起戰端,我懟死他。
這一次,傳旨的太監再次向毛文龍詳細的彙報了皇帝的動向,因為沒有毛文龍在,現在東林再次囂張起來,他們利用京查,將許多閹黨驅逐出朝堂,孤臣黨也沒有幸免,只是沈光祚努力支撐,才沒有被徹底的清算。
而東林再次架空了皇上,現在皇上連平臺召對都停了,一心做起了木匠,最終這個太監哀求:“毛帥,快點出使朵彥吧,然後快點回京幫幫皇上吧。”
毛文龍就鄭重點頭:“我已經定在十月二十,也就是五天之後出兵,不,是出使朵彥,估計半個月或者最遲一個月就回京了,你請皇上耐心些,然後告訴魏忠賢,在西山給我批一片地,我答應給那一萬戰死的公公們建立祠堂的事情我一回去就動工。”
這個太監就眼含熱淚的詢問:“毛帥,您有錢嗎?要不我們當初湊的那點先給您?”
毛文龍就得意的道:“公公放心,等我從朵彥回來,錢大大的有,蓋一個祠堂不過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