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的廝殺,在秋陽的照耀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刀槍的撞擊聲,戰馬的悲鳴聲,雙方將士臨死的慘叫哀鳴聲匯成了一股巨大的聲浪,整個戰局就在這裡膠著著。
這就是一個沒有經驗的將軍,對陣著一個按照經驗行軍作戰的統帥的結果,說白了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的結果,小徒弟亂拳打蒙了老師傅。
面對這樣的結局,皇太極立刻調整了部署,將自己的隊伍脫離戰場,開始實行他們女真人最拿手的騎射功夫。
而在這個時候,皇太極再次犯了一個要命的經驗錯誤。
看到如潮水一樣撤退的敵人,給了自己喘息的機會,小胖子立刻向楊嗣昌請教:“大哥,我們該怎麼辦。”
不必去問拿著裝飾的寶劍在大陣裡的信王了,現在張之及都暈菜了,所以他諮詢還算沉穩的楊嗣昌。
楊嗣昌四顧之後果斷的道:“拿出一千兄弟的命,保護信王衝進長安寨,否則我們將揹負卻千古罵名。”
其實這個時候,不要楊嗣昌說這道理,張之及就知道,自己若是失去了信王,那麼幾百年的英國公家族就將在自己的手中灰飛煙滅。
現在,不管是為了毛文龍大哥哥的第三黨,還是為了自己的家族,必須按照楊嗣昌說的辦。
在敵人稍微撤退的檔口,張之及對著自己的親兵大吼:“圍成一團,我們衝進長安寨。”
這時候,親兵死傷已經慘重了,但這時候還有誰去管?保住自己的性命已經不重要了,保住英國公獨苗才是大家的第一要務,至於信王,狗屁吧。
自己的生命就是草芥,但戰死了,就保住了一家老小被照顧,那才是根本。
於是,剩下的兩千多親兵哆嗦著,但堅定的握緊了刀槍,向自己的將主靠攏,形成一個人肉屏障,面對外面的敵人。
現在,大家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保護這個獨苗活下去,只此而已,僅此而已。
皇太極的戰陣經驗再一次讓他錯過了時機,在他調整的時候,其實最大收益者是懵懵懂懂的張之及的隊伍。
在皇太極按照經驗整頓的時候,張之及按照本能也在調整。
這就是經驗和沒有經驗的區別。
往往是經驗反倒是害死人啊。
雙方經過了短暫的停歇之後,皇太極按照他的想法,開始整頓重新進攻的道理。
而根本沒有經驗的張之及按照他們本能,將一千多兩千人圍成了一個刺蝟。在這個時候,沒有人想逃跑,都有了一種必死的決心。
士兵們努力的挺起他們的刀槍,張之極握緊了自己手中的兩個鐵錘,200勳貴子弟,也明白了自己所遇到的狀況。
這是又一次的土木堡。
是的,土木堡之變是勳貴家族永遠的痛。同時也是文武之爭的轉折點。從那一時刻起,文人壓過了武將,從此勳貴再也不能抬頭,那一戰,和眼前這一戰太相似了,正因為太相似了,所以讓所有勳貴子弟想起了勳貴家族的痛。
那一戰,是整個大明的轉折點,那一戰,是整個大明文武之爭的轉折點。那一戰,是勳貴家族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前輩們在土木堡之變的時候,誰也不敢說有陰謀,但誰都知道那個結果,整個武將集團,徹底的灰飛煙滅。
但這一次,本來是皇帝和他的弟弟,想要重新調整起勳貴家族和閹黨和東林的平衡,讓這些新貴子弟們,依靠大明唯一的親王,再現大明勳貴的輝煌。
本來大家都以為這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卻再次發生了變故,是在一次土木堡之變,因為這一次,依舊是勳貴集團最精銳的可能的灰飛煙滅,到時候,勳貴集團幾百年再也不能恢復。
歷史就是這樣開玩笑,玩笑的往返,這時候,所有的人都能在抱怨了,為了恢復祖宗的榮光,必須全力以赴。
張之極,是勳貴子弟的代表,他將手中的鐵錘高高的舉起,聲嘶力竭的吶喊:“為了我們祖先的榮耀,為了不再有土木堡之辱,我們拼了。”然後一把將信王抓起來,直接安在自己的背後,用皮帶將信王緊緊的抓在自己的身後,大聲的告訴所有的兄弟:“信王若有閃失,我張家給他陪葬。”
皇太極整頓了隊伍之後,隨著一聲聲令下,1萬多人馬立刻變成了首尾相接的長龍,開始圍繞著大明軍隊的戰陣賓士,一面飛奔,一面在馬上開弓放箭,將一篷又一篷箭雨潑灑到敵人的大陣之中。
建奴騎兵弓威力弱小,賓士之中更沒有準頭,本來弓箭的殺傷力就弱,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