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朝堂局面,打從萬曆大禮儀之爭之後,就變成了這個樣子,這裡是黨爭的舞臺,這裡是鬥獸場,這裡是拳擊臺,這裡是莫名奇妙無限跑題的地方,總而言之,這裡絕對不是治理國家的地方。
今天的大朝會,所有的人都知道目的是什麼,是要鬥倒站在角落裡悠閒看熱鬧的那個毛文龍。
開宗明義不錯,但接著事情就急轉直下,再次變成了閹黨和東林的黨錮之爭,雙方再次開戰。
也是,皇上平時不上朝,其實就是不開大朝,兩黨爭鬥也只能在下面,哪裡有這樣皇上給大家提供平臺,大家直接上臺擺開陣勢的機會?
機會難得啊,怎麼能輕易放棄?先把正事放一邊,咱們先掐起來再說。
其實閹黨大多出身草莽,識文斷字的人不多,若是論起嘴皮子上的功夫,還真不是那些滿肚子詩書的東林黨的對手。
東林要是說一件事,基本從盤古開天地開始,然後洋洋灑灑引經據典的給你說的是雲山霧罩,不將你繞暈絕不罷休。
所以,在每次兩黨爭鬥上,在嘴皮上,閹黨絕對是有敗無勝。
但有句古代至理名言大家不要忘記了,那就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經過多次口舌交鋒的敗績之後,閹黨在不斷總結歸納之後,總結出一條法寶,那就是你和我講道理,我和你講胡攪蠻纏。現在,一條狗一樣站在玉階前的崔英元就開始發揮他胡攪蠻纏的本事了。
面對這樣的狀況,東林當時就無語了,講道理人家不聽,將歪理人家比自己還拿手,講拳頭——自己這些文人手無縛雞之力,怎麼是那些從市井裡爬出來的人,打慣了城鄉結合部爛架人的對手?
看樣照著這樣下去,今天就又要這樣扯到地老天荒了,這正主正在邊上看的是津津有味,這不成咱們大家給人家演猴戲呢嘛。
於是東林黨魁鄒元標站出來咳嗽一聲,他的一聲威嚴的咳嗽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東林所有黨員一起閉嘴,魏忠賢也掃視了一下自己的同黨,閹黨也就閉嘴,崔英元也跑回了自己的位置站好,整個朝堂再次難得的恢復了秩序。
鄒元標很滿意自己的威儀,這可是首輔葉向高的權力啊,現在他不在,自己的一聲咳嗽也有如此作用,看來自己離這首輔位置不遠啦。
葉向高几次提出告老致仕,但天啟喜歡他壓服黨爭而堅決留任,在方以哲被東林打倒逼退之後,也不給他配備副手,因此被稱為獨相。不過天啟的意思不代表其他人的意思,巴不得葉向高告老挪窩的大有人在,其中這個鄒元標的呼聲最高,他早就窺視了這個位置多年了,這時候看到自己的威望如此,心中的想法就再次蠢蠢欲動了。
放下這些野心不說,還是說說當務之急吧。於是鄒元標將跑偏的主題拉回來道:“啟稟皇上,臣彈劾毛文龍十大罪,可是罪罪確鑿,還請皇上下旨,斬毛文龍以正天下。”
天啟剛要說話,大殿的角落裡就轉出一人,胸前雄獅威武,手中牙笏寬大,龍行虎步,不是毛文龍還是誰?
毛文龍正在角落裡看的熱鬧,突然站出一個老頭打斷了一場好戲,當時心中有些不滿,但聽聽再次提出自己的事情,毛文龍就得站出來了。他是看明白了,如果現在皇上開口,這些傢伙會再次給皇上難堪,自己不出來給皇上解圍誰來?這也算是一場救駕吧。
上前來先給皇上恭敬施禮,然後扭臉對著鄒元標謙虛的問到:“還沒請教這位老倌貴姓高名啊。”
鄒元標看向這個人,身高偉岸,行走生風,黝黑的臉上沒有鬍子,發清的鬍子茬卻又顯現出一番男子漢的硬朗。臉上是一片真誠的微笑,正在向自己展現他雪白的八顆牙齒。
當時鄒元標就回答:“下官鄒元標,不知道貴官是哪位?”
毛文龍就繼續展現他八顆真誠的牙齒做恍然狀:“感情是東林三君子之一的鄒元標鄒大人,久仰久仰。”
一被提及東林三君子,鄒元標就有些得意,這比稱呼他官爵名頭更讓他歡喜,當時對這個人的好感立生,於是就謙和的回禮:“不敢不敢,謬讚謬讚。不知道貴官是哪位,恕在下眼拙。”
看到兩個人在那裡正兒八經的瞎謙虛,坐在高高在上的皇上簡直憋不住想要大笑一場。
這可真是怪了事情了,鄒元標彈劾毛文龍十大罪,簡直就是如同目睹,結果卻見到本人卻不認識,這豈不是天下最怪的事情,這豈不是天下最可笑的事情?
其實也怪不得鄒元標如此,因為,說實話,毛文龍一直在外領兵,根本就沒有回過京師,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