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元神為底,加上他們三人的道,所以他將自己的道完善了很多。
在悟道的過程中,他有些自己的發現。三清其實更像是一個人,只不過是人的三個狀態。通天是人的青年時期,所以為人比較衝動,所以他的道有些極端,追尋那遁去的一;原始是人的中年時期,那時的人比較穩重,思考問題也比較透徹,所以才想追尋更加深奧的道理,想去嘗試探尋道的真實面目;而老子就像一個人的老年時期,對於世間萬物看的都比較透徹,所以人也比較的冷漠,所以他的道是無情道,是忘情道。
顧青將自己的感悟整理了一下,打入了自己的元神之中。那個道的雛形變得更加完善。顧青走的不是無情道,需要將自己的道更加完善。
玉虛宮中,四人在不斷的論道。此時的他們,沒有那麼高的境界,所以講道時也沒有什麼法螺轟鳴,金花亂濺,但是當顧青講道時卻有些虛空震盪。
他已經遠遠的超過三清,只是一直被壓制在那一步無法邁出。見顧青講道時,周圍的虛空都漸漸的有些異象生成,心裡都大吃一驚。
但是他們卻沒有打斷顧青的講道,顧青只是將自己對於肉身的感悟講了出來,但這些道理對於三清是沒有接觸的。他們只是將自己的jīng力放在體悟大道之上,從來沒有在乎自己的肉身。不過他們畢竟是盤古元神所化,腦子裡都有著一些錘鍊肉身的法門。不過他們的法門遠遠不如顧青那麼強悍,所以此時見顧青講述肉身大道,都不由的端正心態。
顧青的《血神真身》,已經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