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2 / 4)

”。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

這種我執的具體表現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思想所經驗的東西,有其餘勢,以種子的形式,攝藏於第八識的阿賴耶識中。末那識在下意識層面執取這些種子,以之為我。實際上,這些種子都是無始來前滅後生、非常非斷的作用。《金剛經》中最重要的三句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此中本來無常,末那識以這樣虛妄的東西為我,因此生起貪、憎、痴、疑、慢等種種煩惱。

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著自我,所以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識所執著的我是什麼呢?就是最後一個阿賴耶識。

8、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音,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

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物件的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

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七識的作用是能燻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燻所緣,所以有所藏義。第七識恆定執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義。”

胡資質說:這裡術語太多了,我有些承受不了。”

站在一邊的陳容國說:“我相信你會有這種感覺,但是人來到世間別白來一回,要活個明白,你平時光想著升官,哪有心思看看這個?這個東西觸及到了我們人生的真相、宇宙的真相,我們不能稀裡糊塗的來,又稀裡糊塗的走,豈不可悲?”

胡資質說:“我現在稍微明白些,你不要著急,我會慢慢的學,如果教的太快,我反而生出厭倦心和畏難情緒。”

“好吧,今天先談到這,我還會給你講,別忘了這事,這《心經》還沒有把題目講完呢!”法師說。“我給你帶來幾個你喜歡吃的燒餅,這東西是我親手給你做的。”

陳容國也說:“你想吃什麼可以透過衙役給我捎話,另外,你在這裡不要難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蔡包子還不改悔,你會看到他的下場”。

陳容國說:”明天,我準備還來這裡,準備看看你隔壁的潘長河。

胡資質說:“為什麼看他?”

陳容國說:“我來向他道歉。”

次日,陳容國在衙役的陪同下到隔壁探望潘長河,聖健法師也一起來了。

陳容國首先向潘長河深施一禮,潘長河驚訝的說:“你這是為什麼?”

陳容國有些羞愧的說:“過去,我從事小說創作,藉助您的名氣、名字,寫過幾篇小文章,希望您能原諒我。”

潘長河嘆了口氣說:“我能猜透你們這些筆桿子。”

潘長河接著說:“說來咱們也算有緣,聽說上次胡資質破獲銅牛案就是受了你的指點,不過,我也不怪你,我本來不喜歡蔡府尹的那些黃金,只是為了顯示我的聰明,沒想到被識破。”

陳容國說:“正好,聖健法師,百忙親自來看你,你還不給法師見禮。”

潘長河慌忙給聖健法師行禮,說:“我早就聽說過,慈悲的法師,咱們不認識,您為什麼來,這個髒乎乎的監牢,探望我。”

聖健法師微笑:“在我眼裡,眾生都是平等的,何必管是否曾認識?我願意做任何人的不請之友。”

潘長河眼淚刷的流下來,說:“我偷黃金的事,兗州都知道了。”

聖健法師說:“你這次可是犯了偷戒,佛在《楞嚴經》上講“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你可真要反思啊”

潘長河不住地點頭。

送走法師和陳容國以後,潘長河自己躺在稻草上閉目養神。

這時,隔壁一個罪犯隔著木頭柵欄,敲他的胳膊說:“咱倆聊會天吧,我是個盜墓賊,以前我不信因果報應,現在我終於信了。”

潘長河一骨碌爬起來說:“也好,反正咱們這個盜竊犯監舍,太無聊了。”

那個盜墓賊說:“我給你講個別人的故事,他也是個盜墓賊。他家在一個小山村。在村的西南有一座叫尖山的奇怪的山。它一半是石頭,一半是泥土。在山後有山東省文物局立的一塊碑。要說那個地方的官員真蠢。你們又不保護,立個碑,不是讓很多人都知道這真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