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紀念目犍連尊者。一方面也可以藉此機會來超度各人多生以來父母師長,歷劫冤親,超生佛國,所以說不但釋迦牟尼佛是一個大孝子,他的弟子也都是大孝子,目犍連救母就是顯著的例子。世俗上有些人說佛教的和尚、尼姑拋父母、別祖宗,是個不孝的人,這真是太冤枉了。他們沒有研究佛學,不瞭解佛教有自利利他,普度眾生的道理,難怪他們會產生這種誤解。一旦懂得佛學,這種誤解不難迎刃而解,如湯消冰。
正在釋迦牟尼佛涅槃的時刻,阿那律尊者到忉利天宮通知佛母摩耶夫人,佛母聽到佛將圓寂,感到極大的痛苦。摩耶夫人,跟著阿那律尊者,來到雙林樹下。佛本來是無生無滅,以大悲願力,而示現了有生有滅,當他知道母親來看望時,從金棺中,坐了起來,合掌恭敬以最虔誠的心情,來迎接慈愛的母親。並接受摩耶夫人所奉獻清淨光潔的香花。佛對母親說:人生無常無我、如夢如幻的妙法後,才安靜的入涅槃。佛是十分孝敬父母的。如在他的父親淨飯王逝世時,佛親自來到父王靈前,執持香爐,走到靈柩前面引路送葬,盡了人子的天職。由此可見釋迦牟尼佛雖然是一個身遊方外,離開家庭,拋父母、別祖宗的比丘,可是他對生身父母雙親的極為孝敬,為佛教徒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特別是出家僧眾的典範和楷模!”
胡資質說:“我明白了,也替當今很多人惋惜,好多人不肯真真正正的研究佛,只是片面的先排斥,不知道這裡面有寶庫,多可惜呀。”
陳容國說:“學不學沒關係,千萬別冤枉佛,要多學些歷史,實事求是的看問題。我看你累了,先休息吧”
胡資質說:“我不累,我還想聽,人為什麼怕死?法師太累了,陳容國,你能不能把你所理解的東西,談談你的認識”
陳容國說:“我聽別人說,除了覺悟的佛菩薩以外,各種生命都害怕死亡,人也特別怕死,因為他不明白‘‘轉世‘‘和‘‘不生不滅‘‘兩個道理,也因為人不瞭解生命的真相。我給你談兩個我粗淺的認識,請多指正------一、生命的本源生命及萬物的本源是什麼?就是那個佛的本性。生命既然都來源於佛的本性,那麼,說明每一個眾生原本就有佛性。眾生來到這個世界,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物質對精神的誘惑力太大,眾生誤以為這個世界的東西都是實有可得的。整天向外追求,久而久之,也忘記了自己原本就俱有的佛性,迷惑顛倒的久了,也和內在的真我本性---佛性,失去了聯絡。由於長期在紅塵這個舞臺上游戲人生,也忘記了自己自身有佛的力量,佛的智慧,甚至否認佛的存在。這就是物質對心理的作用和轉化。物對心起的轉化作用,可見物對心的作用和轉化之力也非同小可。
但是,眾生畢竟都有佛性,靈魂的深處儲存著過去的佛種,因此,萬事萬物都具有宇宙的真我本性--佛。為了尋找這個真我本性,所以眾生在找不到自己的本性之前,永遠不會滿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永遠不會滿足的根本原因。眾生不知道,他要找的那個真我本性就在自身之中,萬物皆有,本來早已俱備。卻一直向著外界的方向,追求外面物質世界的東西,來填補內在永不滿足的空虛。卻不知道,外面的物質世界只是本性中變現出來的妙有作用,是末而非本。
二、無限的生命層次宇宙是無限的,因此,宇宙中的生命也存在無限不同的層次。佛家將宇宙生命粗略分為十法界---十個地方,即地獄、餓鬼、畜牲、人、修羅、天、羅漢、緣覺、菩薩、佛。在每一界中,又可細分出無數的生命層次。每個不同的生命層次,都有著不同的時間、空間、速度以及不同的生活環境、生存方式和溝通方式。”
舒玉插話說:“怪不得都說生命是無限的,僅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而言,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說出地球生物種類的確切數字。那麼,我們人類作為地球主人的高階生靈,至今尚不清楚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更何談對宇宙生命層次的認識。”
陳容國說:“生命再多,我們人類的五官也只能感知到三維以內,並且與人類生命層次較接近的生命,如動物、植物,如石、土、水、桌、椅、冰箱、電視等物體,這也就讓我們的視野特別窄。”
胡資質說:確實。”
陳容國說:“大家聚在一起不容易,我們很感謝這個機緣。”
這時門響了,舒玉大聲說:“你們看誰來了?”
“張局長!”先認出的胡資質叫道。後邊還跟著兩個人--韓夢、李子濤
“你還記得我!”張局長說。
“胡哥,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