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郭基會、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徐甘迪、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張貴、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費宏朝、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韓啟達、省委常委、金國市市委書記王華等14人上,通知讓羅軍、鄧才邦列席了會議。在會議上,常委們嚴肅批評了黨內的跑官要官現象,對羅軍進行了點名批評,羅軍不服氣,在常委會上慷慨陳詞:“首先我作為一個正廳級市委書記向組織表明一下,我並不是非要當官的立場,我只是作為一個老黨員,是維護公平的黨的組織程式、提拔程式,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有這樣的一些人,並不適合提拔到領導崗位,具體說是哪些人呢?就是那種不幹實事的像鄧廳長這樣的幹部,我在宏達市幹市委書記5年了,老百姓說我,是寧可得罪領導也絕不得罪老百姓的人,我在這裡沒白天沒黑夜地幹了5年,結果直到現在仍然還是一個正廳級!現在兩代會要召開了,我有一個預感,你們省委所謂組織的這次考察,只是走走過場、流於形式,現在把我這個候選人,沒有任何理由的取消了,就是個證明!
“你今天的談話意思,就是你應該擔任省委副書記,對不?你要知道,提拔你當省委副書記,咱們省裡只有一些建議權,根本沒有決定權,這個是常識,我希望你不要誤解省委常委會對你的幫助!你的根本問題是思想問題,根本不是別的問題,另外我告訴你,你認為你有政績就可以代表一切了,我們黨講究的是全面考察,你剛才的發言,怎麼像一個久經考驗的正廳級老黨員?”鄧才達笑笑說。
分管組織工作的省委常務副書記胡富賓也笑了笑說:“兩位同志,兩代會就要召開了,你們現在怎麼還跟牛頂架似得,不和省委保持一致?”
羅軍接著說:“由於人治觀念的慣性產生的幹部體制的弊端,使得我們的領導幹部隊伍習慣性的結黨營私,漸漸演變為一個既得利益群體,牢固地壟斷了權力,與社會層面的富人群習慣性的結成了聯盟。這就使得下層收入的老百姓自發的、也自動結成了聯盟,這兩種自然形成的聯盟,始終處於緊張的對峙狀態,關係日趨緊張,矛盾已經相當尖銳,造成上邊領導幹部說的話,下面老百姓不信,政令不通,如果這種形勢不能得到迅速控制,千方百計的化解,對社會的真是沒有好處,我希望領導們明鑑!”
“羅軍同志,不管你怎麼說,你太在意你自己崗位的提升,還要到法院行政訴訟,難道你不知道,這是組織的事,不歸行政管麼?你有沒有起碼的常識?”省委紀委書記馮丹和說。
羅軍說:“不管怎樣,自從我到宏達市幹市委書記;截止到目前,仍然在整個大蘇省,算經濟效益最好的市吧,這個事實,省委常委班子應該不能否認吧?”
“你別忘了還有你前任書記郭桂冠同志他們在宏達市給你留下的基礎,要不是郭書記當年給你們宏達市創業,哪有你們今天?這些成績屬於組織,你怎麼把所有功勞都記在自己這呢?”省委紀委書記馮丹和說。
這麼說,簡直是直接給現任省委書記郭桂冠溜鬚。
郭桂冠有些不好意思,在椅子上挪動了一下身板。
省委書記郭桂冠像往常一樣,一旦有了什麼重大事情,不輕易表態,長久地坐在常委會會議室的椅子上,看各位常委們踴躍發言。
老實說,他幹到省委書記這個位置從來沒有多麼吃力,只感覺到自己每一步都很有戲劇性。上小學時,他靠背誦**語錄,得到過獎狀,上中學時,當過紅衛兵,特殊時期快要結束那陣又被保送工農兵學員。然後他幹宏達市向陽公社書記、縣“革委會委員”分管夜校。等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已經成了兗州灃南一中校長、然後調市教育局正科級幹事、農工委副主任、銅須縣副縣長。而後又進了臺桂縣委常委、副書記、書記,再後來就升成了宏達市副市長,市長、書記,大蘇省省委副書記、書記。他當省委書記時,才五十八歲。想起來,他確實在官場很幸運,巧妙的避過了一次次政治風浪。
他在官場最大的經驗就是從不輕易表態。羅軍說:“實在提拔不了,這次兩代會我就請假”!
“什麼!”省委書記身旁的省長白京靈突然把筆記本往桌子上一仍,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說:“羅軍同志,這裡是省委的常委會,不是大白菜市場,你這樣做,還有組織紀律沒有?”
當初推薦提拔羅軍擔任宏達市的書記,是白京靈,羅軍也是他的老部下,當然他要用這種方式護著羅軍,因為羅軍不參加兩代會,也就很可能意味著放棄了宏達市的書記位置,這樣會在官場更加被動。
然後白京靈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