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2 / 4)

大家愣愣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寫滿了驚奇、詫異!

第二天早上,胡資質派一輛汽車從兗州府衙,調來45名差役,安扎在這個15層鑼樓附近。他帶領張局長、兗州歌壇一百單八將,首先巡視這座古老的鑼樓。這鑼樓建築在八百里水泊河的一個河灣環繞的岸邊之上。

陪同胡資質、張局長巡視的是水泊梁山的副書記、兗州戲班子器材中心主任----周畫劍,他是兗州名氣很大的歌星,兗州曲藝界人大代表,他地位高而聲名顯赫,年齡三十八歲,相貌堂堂,中庸隨和,對人謙和又不失威嚴,贏得了歌壇一百單八將廣泛的尊敬。因為15層鑼樓在他的分管的器材中心範圍內,他所以一直陪同視察。

他們步行來到15層鑼樓旁。這鑼樓是宋朝的水滸傳時代留下來的古代建築,位於水泊梁山的大寨的岸邊,護城河環樓而過。樓下是密密麻麻的,灌木叢,小樹林,林外是一道粗礫石砌的小路。小路很潮溼,邊緣設有小凳子,同時它是通向15層鑼樓的唯一小路。

胡資質在小路、灌木叢裡仔細搜尋著,哪怕是一塊紙片、一個腳印,他試圖從一點極小的線索,發現這個敲鑼的人在什麼地方。

胡資質、張局長、周畫劍副書記、石安忙活了一上午,算是白忙了,石安發完那一通牢騷之後,他們回到山寨招待所。

胡資質往椅子背上一靠,算是喘了口氣,他接過張局長遞過來的茶水,喝了一口。他們開始談這個案子的問題。

這時一陣敲門聲引起了終止了他們的談話。

門開了,一個臉色蒼白、頭髮散亂的人,闖進屋來。

他很激動,全身都在顫抖。“各位領導,”他大聲說,“原諒我的魯莽,我是兗州歌壇一百單八將的譚墉林,是水泊梁山的候補常委、秘書長。胡資質大人,我有事跟您說。”

張局長接過話頭,說:“老譚,你這是怎麼了?”

譚墉林說:“現在水泊梁山歌壇上下,一百單八將,被這莫名其妙的銅鑼案,鬧的人心惶惶,官府又遲遲破不了案,為了穩定梁山大局,趕緊讓我進常委班子。”

胡資質笑了說:“這是你們歌壇內部的事啊”

張局長、周畫劍副書記顯得很尷尬,說:“莫非,你有什麼好辦法?”

譚墉林說:“我確實有個辦法,那就是把那108面銅鑼都賣了,不就省心了麼,這樣還可以為弟兄們發些福利,山寨也就穩定了。”

張局長說:“真是一派胡言,那是國家文物,咱們根本沒這個權利賣!”

胡資質說:“確實是這樣,漫說你們山寨,就是兗州府也沒有這個權利。”

第75章夜半詭異敲鑼聲、影子原來是窗簾

這意外事件鬧得這個山寨不安生。

胡資質派一名衙役把守著15層鑼樓大門口,另兩名衙役和他三班倒,每人8小時巡邏。

這天,胡資質要來放有108面銅鑼的陳列室的鑰匙,他和石安、張局長親自去檢視。

他們剛走進這個陳列室,就有某種東西從上面天棚那兒掉了下來。

胡資質撿起來發現是個酒杯。原來天棚頂上掛著108個酒杯,酒杯都是口朝下,倒掛著,張局長說:“這也都是文物,據說是紀念當年水滸傳梁山結義喝酒用的酒杯。”

胡資質雙手插在衣兜裡,從陳列室的窗戶望出去。昨天下雪了。窗臺上還鋪著昨天下的一層很厚的雪,在冬日的陽光下閃閃發光。遠處戲班子廣場上堆得高高的雪,佈滿灌木叢的小道,路上的行人比平常稀少很多了。

胡資質掏出一枚從外國進口的放大鏡,把陳列室大廳的窗臺、門、門框、銅鑼、牆壁、各個角落,仔仔細細勘察一遍。他一言不發地偵查著,偶爾思考一會。

正當他們沉默地在陳列室觀察的時候,門被人推開,一位年輕的女士走了進來。她身材苗條,漂亮的頭髮和靈活的眼睛,是兗州戲班子一百單八將的林心汝。

張局長驚訝的說:“你怎麼找到這的?”

林心汝笑著說:“整個兗州城都知道了,這裡半夜敲鑼的事情,我今天特意從外邊拍戲的現場趕回來,過來找你們,僕人說你們在這,我也很好奇,就趕到了這裡。”

他們四人在這閒談幾分鐘,再也看不出什麼情況,只好一起下樓,回招待所。

轉眼到了夜裡。

趁著胡資質等人已熟睡,張局長摸索著將臥房的門推開,走到路上,他想自己去15層鑼樓蹲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