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的內容差不多,但具體內容是什麼,他不清楚,領導也沒有讓他清楚內幕的意思。德志只好裝糊塗。
既然第一期專案的《飲水健康協議》沒有經過德志,這期的不給看是正常,給看是不正常,女人的心似海深,不知道她到底怎麼想的。德志是學法律出身,受過幾年的法律知識的訓練,沒吃過豬肉,總看見過豬跑吧?領導劉小姐這麼不相信人,還怎麼同事同工呢?
所以,對籤協議這事,德志根本就不在意,倒是餘哥很積極,他已經參與過考察,對準備在哪裡實施專案,準備做什麼專案,餘哥都清楚得很。那時候,德志正在三溪大原種豬基地學養豬和配種,對杜洛克和大白公豬有了一些認識,對發情的母豬也有了解,但是,對於將在小城實施的新專案倒沒了主張。
德志看到餘哥的積極,心想他肯定已經是劉小姐的寵臣,無論德志怎麼努力,將註定了德志不得領導的歡心。這樣下去,德志很鬱悶,似乎覺得天空總是陰沉著臉,不會給他帶來一丁點的喜悅。
籤協議的日子到了,德志和餘哥一起趕到縣政府會議室,等著姍姍來遲的齊老師和劉小姐的大駕光臨。辦公室的主人熱情地安排先到的人員就坐,然後指使辦事的科員們倒茶。茶的熱氣上騰,一股濃郁的清香飄在空中,德志愛喝綠茶,這裡的綠茶從色澤到口感都還不錯。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不應該用那些一次性的塑膠杯,而應該用瓷杯或者玻璃杯,沏出來的茶才有一種原汁原味的香味。
橫幅早已拉起,上面寫著“dashing基金會支援小城縣水利衛生專案簽字儀式”,德志看了這些字,覺得有些彆扭,但又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大姨媽齊老師和劉小姐來到會議室,陪同來的是省裡的幹部以及州、縣級幹部,鄉幹部和村幹部早已到了會場,不過沒有落座,沒有正式坐在桌子旁邊,而是在靠牆的地方,坐在椅子上,椅子旁邊有茶几,放著茶杯,一次性的,喝完不想續開水的,就扔在垃圾簍裡。見到上級官員來,鄉村幹部自然不敢懈怠,連忙站起來,打招呼,相互寒暄。
這次籤協議,內容還是齊老師念,當唸到“援助資金不經過縣民委,直接透過一線工作人員撥款”的時候,新任的民委局長臉拉長,嘴角撇了撇,這一細微的表現,被德志看到。當唸到“援助虎坡村多少米管道”時,念不下去了。
齊老師趕緊讓餘哥將資料補充完整。餘哥拿了協議書,招呼上德志,到旁邊的縣委辦公室填寫資料。這個資料是由余哥和伊妹所統計的,德志根本不清楚。於是餘哥就在那裡計算所需管道的長度,德志在一旁協助計算。參加簽字儀式的那些人開始在會議室裡閒聊,話題不侷限於這次所要籤的協議內容,更多的是老朋友好久不見之後的敘舊。
餘哥算得很精確,但時間已經用得太多。齊老師親自過問了,她問:“還有多少沒算?”
餘哥頭也不抬地說:“還有魏村的。”
齊老師說:“算個大概就行了,大家都在等著你呢。”
餘哥說:“不算精確,村幹抓住辮子,白紙黑字他們揪住不放,怎麼辦?”
齊老師笑著說:“那也沒辦法。這些資料都不嚴格,必須要到實地踏勘才知道。這只是籤協議。你注意到後面有一條,資金調配由我們說了算。那他們再揪也沒有。”
餘哥說:“那倒是真的,領導真是有智慧。”
齊老師得到了餘哥的吹捧,得意洋洋地走回會場。劉小姐看到齊老師歸來,心裡也有了底,不用怕那些刁鑽古怪的問題了。
原來,齊老師去找餘哥的當兒,一些人開始問劉小姐一些有關**方面的問題,比如,你結婚了沒有?你一個月拿多少錢?你在香港有房子嗎?你家的房子多少錢買的?等等問題,最要命的是,每每被人追問到年齡。劉小姐真是左右為難,答也不好,不答也不好。於是,聰明的劉小姐只是笑了笑,什麼都不說。這個致命的微笑幫她解了圍,看到齊老師大搖大擺地走來,她心裡更有數了。
弄好了資料,餘哥讓德志填寫,德志老大不願意,可情緒歸情緒,還是要顧大局,不該讓那麼多人坐那傻等,乾脆填了吧,以後再說恩怨,儘量迴避不和餘哥一同做一件事。
填好後,德志把協議書遞給了餘哥,餘哥屁顛屁顛地把協議書送給了齊老師,齊老師又繼續念。協議終於唸完了。齊老師作為老師,在學校裡念習慣了,竟然剎不住車,都念到縣政府大會議室來了。這個女人真不簡單!
簽完字,縣政府請吃,實際還是縣民委埋單。在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