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重視些。
然後就是做飯的問題了,大家都推辭,最後考慮到讓尹懋來負責做飯,德志負責洗碗,據說最喜歡看書的兩個人,被人家認為是自命清高,結果被土豹子們指使和利用。
尹懋以前開過飯館,因為遇到**,就被勒令停業,投資沒有收回來,算他倒黴。然後又做小生意,給別人送餐巾紙,聽起來還不錯,實際上很辛苦。說起來是地主的後代,但是,他可沒有享受到地主的福氣,反而比普通人更辛苦。
他做的飯好吃,沒有什麼作料,就是很自然的東西,普通的油鹽醬醋,就能做出美食,這就是本事。蹩腳的廚師,大概會做一些蹩腳的食物,一點都不好吃,做飯全指望作料來支援了。
德志不懂做飯,可是他清楚,要想做好飯,必須要掌握好火候,火候不行,做出來的飯就不香。
豆腐買菜,做好了一樣好吃。山珍海味,做不好也不好吃。
飯好了,人多,就需要有人帶頭謝飯禱告,在禱告之前約定,只要四人在一起,就要輪流謝飯禱告,除了不在家吃,在外面吃飯不禱告外,其餘時間都要禱告。
德志的信心不好,就讓他們先開始。金蓮的信心據說很好,從來都不肯落後,實際上她連埃及都沒走出來,不過,她長了眼睛,是盯著別人看的,自己倒還不覺得自己已經遠離了神。禱告不蒙垂聽,總是在計較得失。愛佔小便宜,從來不肯忍讓別人,在家裡總要佔先,喜歡轄制丈夫。這麼一個婦人,在領導面前非常會裝,看起來很虔誠,不在領導跟前,又是一個表現。
越靠近一個偽君子,越能發現一些有趣的事,領導高高在上,很難發覺,還以為自己領導有方,非常得意。
領導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自己的盲點,看不到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就是一個盲區,本來是缺點,卻成為了優點,那個優點,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說到底,還不是優點,而是一個致命的缺點。
下午休息,尹懋很自然地睡在客廳,沒有任何問題,只覺得還不錯,這是一種態度,他熟悉四大古典名著,看書都看了幾遍,他也深知,金蓮是一部古典名著都沒看過的。因為沒讀過書,所以吹起牛來,就沒邊沒際的,太不靠譜,往往沒有知識和有太多知識是一回事,沒有知識喜歡吹牛,知識太多的,也傲視群雄,啥都不在乎。
兩個極端,就是德志和金蓮。金蓮沒文化,誰都知道;德志有文化,且水平高超,誰都知道。
德志的童年玩得開心,他的少年和青年,就是讀書的時候多過玩耍的時候。他的少年和青年時期,在城市度過,城市沒有什麼好玩的,只有讀書。讀書可以明志,也能變得聰明,因此,閒暇時間,都在讀書中度過。這個也得到德志父親的支援,沒有讓他為家務事擔憂。(未完待續。。)
第289章 頂禮膜拜
ps: ; ;《陷世》新章節釋出了,歡迎親們前來支援!
掌握的知識多了,煩惱就多;和愚蠢人在一起時間長了,聰明人就痛苦。
自從金蓮說她已經完整地讀過《三國演義》之後,德志對金蓮就刮目相看了,哪怕尹懋再笑得噴飯,也阻擋不了德志對金蓮的膜拜。
機構招聘這樣的人,可能就是想要知道人的層次是怎樣的,或者要讓大家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愛自己,什麼是愛別人。愛來愛去的,就是實踐自己的信仰,不是停留在口頭上。
至於古典名著的爭論,暫且告一段落,因金蓮太過高深,聰明伶俐,德志不敢和她爭論什麼。怕爭論不過她,反而掉自己的底子,本來自己沒有多少底子,經過這麼一折騰,完全成了別人的笑談,得不償失。
下午的時間很好打發,很快到了黃昏時分,該做晚飯了。自然又是尹懋在做。大家形成了共識,對於好提意見的,總是批評別人做不好飯的,做不好的那件事的,就讓愛批評的人來做,這樣要好得多。
吃了晚飯,外面的街上亮了,昏黃一片,過了一會兒,才完全亮堂起來。在十字路口,新安裝了一個小太陽,非常亮,照到德志宿舍,晚上可以不開燈,上廁所啥的,都挺方便。
在城裡住,有這個好處,晚上的夜空,不像鄉下那樣黑,看起來城市的霓虹燈。已經照亮了整座城市,無論大小城市,都被燈照亮,居住在其中的人們,相對於漆黑鄉間的人,要養尊處優得多,但是,對於貧窮的小市民來說,這些燃燈的電費,是市民以及其他納稅人買單的。
住在城裡時間一長。大家都覺得不好。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