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2 / 4)

小說:陷世 作者:月寒

照加拿大水利衛生專家的要求,是不符合衛生標準的。

但是,除此而外,祖祖輩輩都沒有發現更好的水源,在dashing基金會駐村之前,他們已經在使用此處水源,如果讓他們變更,恐怕很難。

尊重目前的現實,德志和尹懋不建議他們去變更。

德志發現,這水源池做得挺好,有蓋子,多餘的水有空溢位,但也不浪費,多餘的水流入溝裡,引入遠方的農田。

德志心想,這裡的水源池就是這十幾戶合資建的,比起村裡做得水池來,要好得多。

村裡不是做不好,是心術不正,一開始就想借著這個專案大撈一筆,沒想到基金會做事不同於政府部門,專門有人駐村監督專案進展,資金不經過村乾的手,了不起就是物資進村,入庫之後,他們借職權,拿去變賣,但是,變賣的東西,遠沒有新東西值錢,加上山路崎嶇,運費高昂,豆腐都賣成了肉價錢。

說來說去,基金會這樣操作,可以有力地控制貪腐。世行的專案為什麼讓他們有機可乘,原因在於世行沒有派人駐村監管,世行也不怕,只認中國財政部,了不起再認一下省一級財政廳,還不了錢,找政府要,政府跑不了,世行也就願意放出貸款,誰知道,從村裡開始,到鄉里、縣裡、州里還有省裡,最後到中央,都有錢賺,虧的是納稅人。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a>

第195章 愛心角落

德志這樣想著,也不得不佩服劉小姐起來,她離開香港,到達內地,所有的情況都要一點一滴地學起,對於從小在香港長大的小姐來說,非常不容易。可是,選錯了師傅,也是枉然,不僅得不到進步,反而遺恨終生。當一個好人遇到金錢時,立馬會變壞;當一個壞人遇到金錢時,說不定也會變好,誰知道呢?

機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成立,已經跨過兩個世紀,還在穩健地前行,真的很不容易。如果想要健康地發展,就需要有自己的制度和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愛心人士加盟。如果一味迎合政府的要求,恐怕,非政府機構的特色就無法凸顯出來。迎合政府,可以滿足私慾,拿原則做交換的條件,喪失獨立性,就會被政府瞧不起,同樣,到最後,還是凶多吉少。

考慮到賈友虎要去還有事要做,德志說:“謝謝你帶我們來看水源池。我們沿原路返回,看看到最遠的住戶要走多遠。另外,一組還有沒有沒解決吃水困難的?”

賈友虎說:“最底下還有兩戶。”

尹懋問:“在哪兒?”

賈友虎說:“從這條路走下去,一直走到底,沒有分岔的路,走到能聽見流水聲就是,只有兩戶。”

德志問:“他們是什麼情況。”

賈友虎說:“目前他們有能力修建水池,也有水源,就是沒有水管。家裡有兩個孩子讀書,負擔不輕,男人在做木工,收入勉強,另外一戶家庭條件還差不多,估計合作,可以做一口水池,沒問題。”

尹懋說:“那好。我們去看看。”

賈友虎說:“我帶你們去。”

德志說:“你不是有很多事嗎?”

賈友虎說:“再多的事,不如做好事過癮,做好事,能添壽,難怪你們都長得細皮嫩肉,看起來非常年輕呢。”

尹懋說:“也不年輕了,你看我,長得白髮都數不清。”

德志說:“是啊,我也有。”

賈友虎說:“笑話!你們都是少年白,有福氣啊。”

正說著話,只見賈友牛揹著揹簍走過來,他問:“先生們好,友虎,你們在幹嘛呢?”

賈友虎說:“帶先生們來看看水源。”

賈友牛說:“好啊!看看心裡就有數了。”

尹懋問:“賈師傅,你是組長吧?”

賈友牛說:“是啊!怎麼了?”

尹懋說:“我們想去一下一組最遠處兩戶人家,看看他們是怎樣吃水的?”

賈友牛說:“好啊!我正要去河邊打豬草呢。”

德志搞不清,賈友牛為什麼一天到晚地打豬草。要知道,他家的豬隻有賈友虎家的一半,竟這樣勞累。

後來一想,也難怪,賈友牛的老婆常年有病,身體不好,女兒將孩子丟給兩位老人,到深圳打工去了。

兩位老人又要種地,又要帶孩子,賈友牛還負責小組裡的政務,真是忙得不可開交。

今天,據賈友牛說,他負責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