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聽聽。”有人忽的大聲說道。話音裡難掩幾分不服。
老者哦了聲,隨口掃了眼唸了一首。
待聽他念完大廳裡頓時譁然。
雖然大多數人作詩水平一般,但詩詞好壞還是知道的,這一首詩最多算上工整,要說頭籌絕對不可能。
“你是不是看的不是詩啊?”
在場的自有好些家世不凡人家的女兒。她們或許家教不許仗勢欺人,但被人欺負嚥下口氣卻是不能的。
便有好幾個站起來對那老翰林不客氣的說道。
老者看著她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高興的點頭。
“對,對對。”他說道,“你們也都知道啊。”
對?知道?知道什麼啊!
大家更加怔怔了。
這老傢伙貪杯愛酒,不會喝多了耍酒瘋呢吧?
博陽郡主忍不住輕咳一下。
“楊大人,你是說這幾首詩做得好?”她問道。
老者搖頭。
“不是,不是。”他連連說道。
不是?
博陽郡主想要撫額,果然是吃醉了胡說呢。
“這詩啊,我沒看,可是,這字!”老者接著說道,一面雙手捧著紙,神情激動,“這字!”
字?
在場的人再次愣住了。
“這字秉筆圓正,氣力縱橫輕重,四方停勻,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中,疏密敬正,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可謂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性情,莊嚴現妙相,,筆底有金剛!”
老者激動的聲音在大廳裡響起,這一串話只說的眾人雙耳嗡嗡,神情怔怔。
“翰林就是翰林,說話文采飛揚舌燦蓮花…”有人喃喃說道。
不過,這話說的到底是什麼啥?
“這字,是哪位娘子所寫?”老者不理會眾人的怔怔,邁步上前激動的問道。
“小女不才,多謝大人讚賞。”
一個女聲說道。
眾人怔怔的看過去,見陳十八娘緩步站出來,施禮微微一笑。
“哎呀,小娘子,可不敢當。”老者忙還禮說道,“小娘子這可不是不才,單憑這一手好書。可以入翰林!”
可以入翰林…
在座的雖然是女子們,但對於以書入翰林這個典故都還是知道的,畢竟這是京中有名的韻事。
當年太祖時,有陽州人鍾公權佛寺中留書。太祖見後思之不已,命人召之拜翰林侍書,後遷右拾閡、司封員外郎,可謂官途順遂,羨煞一干進士秀才。【注1】當然也因此招致了不少批駁。
雖然後來皇帝再沒幹過這種荒唐事,以書入翰林的事雖然不會再有,但這種評價書好的標準卻留了下來。
此時此刻,在博陽郡主的女子詩會上,有人竟然得到了這種評價,滿場皆驚。
“果然如此好?”博陽郡主代表大家問出疑問。伸出手,“快給我看看。”
老者並沒有將手中的紙遞給郡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