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4 / 4)

另一個令國人奔走相告的訊息:

北平政府於五月一日宣佈,願意重啟和談,並委任洪總理之侄洪君祥為南北和議總代表,向南方軍政府發出和談倡議,並以霍仲亨擔任南北和談之調停人。

舉國上下為之轟動。

與這近乎狂熱的政治呼聲形成的鮮明對比,卻是南方政府罕有的沉默。

在霍佟聯軍強大的軍事威懾下,重啟和談的決議並沒有遭到來自北平內閣和其他軍閥的反對,卻遭到南方軍政府主戰派系的激烈反彈。

以陳久善為首的主戰派系認為霍仲亨出身北洋,與北方關係根深蒂固,由他居中為介難免偏袒北方之嫌;而南方政府中主和派系卻與之意見相左,認為霍帥敢為天下先,舍一己之私而全大義,論聲望公正皆為最佳人選。雙方針鋒相對之激烈不亞於硝煙戰場,南方大總統卻始終未置一辭,態度如山罩霧。

廢督之後,以霍仲亨為首的大軍閥們如何自處?是當真下野,還是另就高職——這一點,是霍仲亨在電文中也予以迴避,並未明言的焦點。

清醒的時政評論報人紛紛對此提出質疑和詬病。

陳久善在南方更是唆使激進報章大肆指責霍仲亨的“廢督”缺乏誠意,實則是變相的獨立,利用輿論之力,將自己從割據軍閥變成政府和民眾認可的割據軍閥,以為進一步野心做準備。《光大報》主筆公開撰文諷刺:'霍仲亨最善以民意為矛,論心機城府,當世以此公為第一。'

與此同時,在北平舉行的廢督裁軍籌商會議上,內閣閣員與各地軍政代表也相爭不下,為大大小小問題一次次鬧得面紅耳赤。

一旦廢督之議透過,各地將要面臨數目龐大的軍隊裁員、編制整改、冗員安置及軍餉調撥等問題。尤其各地軍政散漫已久,中央權利一時之間難以到達,原先一人獨裁的督軍若不存在了,誰來頂替軍務第一人的位置,誰又能當得起不受軍隊制約的最高政務長官?值此變革之際,軍心如何穩定,外擾如何抵禦?

這當中,牽涉的是無數個利益團體,是在向最頑固的軍閥勢力開刀。

首先擺在眾人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