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大軍徹底陷入癱瘓。
同時,由於西部軍團重奪西德維拉要塞,本是從魯林國內趕來參戰的兩個軍團,就那麼被阻隔在外。
連續發起數次進攻失敗後,他們終於明白已經不可能再救援迪拿爾境內的軍隊,只好無奈的轉回國內。同時,迪拿爾境內糧草耗盡的魯林軍,也開始為生存進行掙扎。
一開始,魯林軍打算利用尚能保持的戰力,沿著南部大道反攻巴林,一鼓作氣打通與祖國的聯絡,最不濟也要回到國內。然而,從後方與側翼死死咬住他們的兩支迪拿爾軍,豈容對方走得那麼容易?
在品塔特將軍親自指揮下,迪拿爾大軍就像鉗住獵物的螃蟹般,死死釘在魯林軍附近,無論對方做何種引誘與騷擾,均視而不見。
就這樣,在敵人的拖延下,過往可稱其為龐大、如今卻只顯臃腫的幾十萬魯林大軍,一週僅僅前進了六十公里,在耗盡軍中最後存糧的同時,也徹底破滅了他們的反攻計劃。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佔領某個小城鎮,做著徒勞的固守。
品塔特自然樂得如此,雖然敵方敗勢已定,但幾十萬軍隊畢竟不是個小數目,一旦不顧一切拼起命來,擊潰對方固然容易,但有可能流竄向迪拿爾各處的大量逃兵,也將是不小的麻煩。
就這樣,在又僵持了近十天後,眼看軍中因為缺糧,恐怕就要發生吃人慘劇的魯林軍指揮官,終於明白己方已經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再抵抗下去,也只會讓離鄉背井計程車兵們產生無辜的傷亡罷了。
因此,他們做了最為無奈、也是明智的決定,魯林帝國史上,第一次數十萬人的龐大部隊,集體向迪拿爾投降。
同時這也意味著,這場曠日持久、耗時兩年多的戰爭,終於以迪拿爾的慘勝畫上了句點。
接下來就只是兩國間關於交還俘虜、戰爭賠款等後續問題而已了。而經此一役,魯林帝國幾乎所有的精銳部隊,全部折損在迪拿爾境內。
四大王牌軍、黑甲騎兵團與狂人兵團全軍覆沒、夜影部隊損失慘重,還有山地特別兵團隨軍投降,無一倖免。
至此,元氣大傷的魯林帝國,再無昔日東征西討、戰無不勝的強大軍力,光是應對國內層出不窮的叛亂,就已經非常勉強,幾十年內休想再有向外擴張的能力了。
加上內亂不休的獸人帝國,這次戰爭竟然讓迪拿爾面臨了自立國以來、最為和平的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