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小說:浩氣天魔 作者:雙曲線

子牛先隨漁夫返回豫府,而林無上獨自一人踏浪而去,為的就是海水萬丈之下深淵,由海水進入深淵地煞空間,卻也沒有什麼障礙。

深入土地之下萬丈,以林無上的血肉之軀卻是不能做到,萬丈的海水還能承受。

如此林無上開始深入萬里東海。

根據龍女敖鱗指點,東海萬里之處有一處地煞龍眼。

原來神龍一族渡地煞劫,就是透過所謂龍眼深入。

當林無上到了這龍眼所在的時候,還沒有來得及準備,一個巨大的海水漩渦將林無上就吸了進去。

黑暗籠罩。良久,眼前黝黑一亮,地煞空間到了。

毫不猶豫,林無上的身軀消失在地煞空間第二層。饕餮氣丹在外吞噬地煞之氣,金剛氣丹在內吸收地煞之氣,林無上的第二重地煞劫開始。

同時,天柱九穴大開,地煞之氣穿透而過。當然穿透而去的地煞之氣是有選擇性的,都是地狗、地鼠、地蚤、地龜、地蛇、地馬、地猿、地虎、地龍九煞,此九煞氣鑽進林巫山的天柱九穴,開始沖刷林無上肉身。

因為身中劇毒,林無上也只能依靠這樣的手段來解毒,引導地煞之氣將身體中劇毒帶走。

這一次度地煞劫同樣兇險萬分,最重要的危機就是這劇毒必須解除,不然對於剷除旱魃林無上可是沒有一點把握。

這一渡劫就是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中,整個大元朝流派林立,民間竟然流傳‘百家爭鳴’之說。

其中聖人有三家,第一家自然不必說無上聖人立無上道;其次徐達復浩然聖人道;最後孟愈立孔孟聖人道。

此三家卻是各有側重,無上聖人道傳民間,護下洛府、洛河,且從南海有無上道興雲佈雨,緩和旱災,卻也深的民心,無上道開始大興;徐達浩然聖人道算是復興,自然贏得了不少讀書人擁戴,浩然聖人道再次大興;孟愈的孔孟之道卻是最是新奇,和無上道不同,此道沒有任何基礎,可還是大興,原因有二:一是孟愈擁戴大德皇帝,支援皇帝集權;二是孟愈竟然傳授天下造紙之術,將他之儒教教義傳遍天下。

還有聖母道,傳聞從太衡山脈走出一位人間聖母,聖母一出山就行善天下,聖母傳授人們聖母道法,由此道法可以接引天雷,據說天雷所過之後,旱魃之禍可緩和,聖母愛民如子,還賜民食物。如此可謂是十足‘母親’之舉,給‘子女’溫飽、本領。聖母之名同樣大興。

聖皇之道同樣大興,面對旱魃之禍,天下大旱之勢,大德皇帝同樣滅除人民所有賦稅三年,且開倉放糧,救萬民飢渴。

十三府向來都是聖道大興,不論是聖皇道還是聖人道都是此消彼長,還不曾有其他道統盛行。

不論是聖人道,還是聖母道,或者聖皇道,這些人民都可以接受。

可偏偏這個時候又出現了幾個其他的道統。

方真道,正是國師純陽真人所立,有詩云:收佛了道到三劫,躲災難三城出現,三災八難世界變。入了方真可了道,從此成為方外人,災難不侵萬劫身。

且大德皇帝也支援純陽真人,有三座城池沿著洛河而上,各個佔地千畝,成莊園,凡是入教者皆可得以庇護,果然無災無難,唯信仰方真道純陽真人即可。

如此方真道同樣大興。

陰陽教,東北齊府之地,太子封地內新興一教派。此教宣揚‘永生’,人死不往冥界,不如輪迴,不過由陽轉陰,以陰身存在,且陰身可不吃不喝,不懼旱魃之禍,可以長生。至於此教教主傳的更是神秘,據說是冥龍使者,如此自然陰陽教大興。

兵家,限於正西恆府。據說兵家以‘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為旨,旨在征戰天下,以戰止戰,所有天意之下,戰之即可。桓府旱魃之禍已然解除,兵家大興。

如此是七個流派已成大勢。無上道、浩然道、孔孟道、聖母道、方真道、陰陽教、兵家,此七家已然成為當時主流,聖皇道是國之大道、大教,卻是一支獨大,唯有無上道隱隱可以與之抗衡。

畢竟林無上是唯一一個不尊大德皇帝之人,氣勢上不弱於大德皇帝。

國之聖皇道,民間七大流派。還有不少其他的流派流傳在世,卻也有不少擁戴、信仰者。

亂世到來,這是萬民都知道的事實。在亂世給學問流派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人們想依靠一個流派渡過這三年亂世,迎來太平。

各個流派也是看準了這個時機,大勢宣傳自身道義,願意保一方百姓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