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部分(2 / 4)

小說:天下節度 作者:博搏

?晉軍撤走了,難道他們也走了不成?”吳軍指揮使問道,語氣中滿是懷疑之意,也難怪他如此,汴京作為朱溫的發家地,可以說是當時最為繁盛的城市,城中的戶口應該不下十萬戶,這麼多人口一下子是無法離開的,更不要說遷徙這麼多人口的巨大動靜,吳軍怎麼會一點都不知曉呢?

那孩子抬頭說了幾句,語速飛快,那吳軍指揮使乃是丹陽人,一時間沒有聽出對方的語意,倒是那嚮導聽的真切,趕忙解釋說晉軍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從汴京城中遷走人口和財物了,算來已經有二十餘天了。

“原來如此,難道從一開始晉賊就沒打算堅守汴京?”聽到這裡,吳軍指揮使已經依稀有幾分明白了,他雖然還不知道這一切意味著什麼,但也明白這是極為重要的軍情,趕忙轉身對身旁的親兵下令道:“你快些回中牟去,將晉賊撤離汴京,並早已將人口資財全部遷走的訊息告知營主!”然後對身後部屬下令道:“進城!”

吳軍進了城,沿著大道向宮城——也就是過去的宣武軍節度使府衙前進。只見道路兩旁的坊市規劃整齊,建築宏偉,雖然多有破壞的痕跡,但不難想象不久前其作為最強大帝國首都的壯麗。只是這些坊市房屋裡已經沒有了人,都是空蕩蕩的,就算偶爾道旁出現幾個人影,也是要麼鬼鬼祟祟的看著吳軍的行列,要麼艱難的走出向其乞食,此時雖然明明是白晝,可吳軍士卒卻分明有置身鬼蜮的感覺。

176段落 'VIP'

吳軍士卒並沒有用長槍驅趕這些乞食者,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被眼前的情景給驚呆了,道旁建築的宏偉和荒涼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這些粗魯的漢子雖然沒有讀過《詩經》,並不懂得什麼“黍離之悲”,但壯麗的都城轉眼之間就變成這樣,還是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你帶一都人前去東門,看看那邊還有沒有殘餘的敵軍!”指揮使沉聲對手下下令道,他現在發愁的就是手頭的兵力相對於巨大的汴京城來說實在是太少了,所以他決定先到宮城中去,那裡的面積要小得多,比較適宜他現有的兵力。

吳軍剛剛進了宮城,所有的人便感覺到遠處傳來一陣聲響,那聲音並不大,就好像天邊的雷聲一般,十分沉悶,地面也傳來一陣輕微的震動。眾人正面面相覷,不知所以的時候,那個嚮導臉色卻變得慘白起來,嘴唇哆嗦的對指揮使道:“軍爺,怕是不好了!”

“不好了?怎麼不好了,晉賊又殺過來了?”指揮使詫異的反問道。

“若是晉賊就好了!”嚮導答道:“聽這動靜,只怕是決堤了,你不是本地人,不知河水決堤的厲害,小人十餘年前見過一次,那可是慘呀!”

“我怎的沒見過河水!”那指揮使正欲反駁,卻看到前面一群人向這邊跑過來,正是不久前被派出探察東門動靜的手下,只見那都頭離得還有數十步便邊跑邊喊道:“校尉,咱們快跑吧,該死的晉賊掘了河堤,河水盡數倒灌下來,已經淹進城了!”

那指揮使見手下這般模樣,也不禁有些慌了神,按說這些人生長於江淮之間,所遇到的水流遠比北方大,但卻不知道黃河與其他不同,其中下游的河床由於大量從上游黃土高原沖刷下來泥沙沉澱,逐漸抬高,已經形成了“地上河”、“懸河”的狀態,一旦被決口,黃河水便會倒灌下來,將兩邊的田園郡縣淹沒。是以黃河的水流雖然遠不及南方的長江大,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造成的危害卻遠遠勝過長江。

“快說,哪裡地勢較高?”那指揮使一把揪住嚮導的衣領,大聲問道。

“宮城,宮城那邊地勢高!”那嚮導這才醒過神來,大聲喊道:“宮城城牆也很堅固,只要將城門關緊,就能抵禦洪水!”

“好!你帶路!”指揮使回頭對手下大聲喊道:“快走,快走!”

待到一群人趕到宮城,那指揮使趕緊下令手下將各處城門關上,幸喜在城頭還看到不少土囊,想必是原先用來守城用的,正好用來在城門內側堵塞漏水處,剛剛忙完,便看到一股黃褐色的濁浪沿著街道衝了過來,直薄城門,還好這梁國宮城修築的十分堅固,將這洪水擋在了城外。城上的吳軍們這才鬆了口氣。

那指揮使逃得一條性命,回想起剛才的險境,不禁破口大罵道:“孃的,定然是那朱友貞不理政事,連汴京旁邊的河堤都修不好,這等昏君不忘何待!”

一旁的嚮導聞言苦笑道:“依小人所見,這洪水來的蹊蹺,只怕並非河堤修的不好。這個季節黃河並非汛期,而且朱友貞雖然昏庸,但在巡河上卻是十分在意的,只怕是晉軍退兵後,故意挖開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