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雖然喜歡錢,但是孫家的前卻不是靠著經商得來的。即便是有幾家賺錢的營生,也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大多是由一些管事在管著。孫家正經的老爺公子們還是不屑與商家為伍的。所以孫金生想要經商被家中阻擋也是正常。
他即便是庶出,也是孫家嫡枝里正正經經的少爺。
“這件事,我們即便是猜到了,也還不要做聲罷。”依著孫金生的性子,若是知道了真相,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離京的,這樣就壞了孫元宏的一番苦心了。
宣韶點頭:“我知道,所以剛剛王璟在的時候,我沒有提。”宣韶怕王璟那爽直的性子,沒有辦法瞞過古靈精怪的孫金生。
三娘沒有想過因為同情孫家的遭遇而要在這件事情上幫上一把,她即便喜歡孫家的個別人,也不能因此而將自己的家族捲入到這政治鬥爭中去。況且為人做事,得到了好處就一定會要付出帶價的。
那句: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就是這個道理。
又過了幾日,王箏送了帖子來約三娘去府中品茶。
如今王箏嫁到了蘇家,與三娘要見面倒是比以前她還未嫁的時候要簡單些了。王箏若是還在溫家園,總是來請三孃的話,難免讓人覺得三娘是經常回孃家。不過現在王箏是用蘇家的帖子來請人,那就是平常夫人小姐們之間的應酬交際了。
這一次三娘出門之前,想了想還是去了一趟老王妃那裡。老王妃之前說了,三娘若是要出去,就先去讓她看一看她的衣著打扮。三娘自然不是貪圖老王妃的那些首飾,只是不想辜負姜氏的心意。
其實按著常理,人是會對自己親自教授出來的人要親近愛護一些的,姜氏是一個聰明人。
老王妃見三娘真的去給她看穿衣打扮,心中十分的高興。拉著三孃的手,親自幫她添了兩根看上去別緻又清爽不累贅的簪子,又將三娘原本頭上帶著的一對金釵取了下來。
“衣裳素淨,首飾也還是素淨的好,不然就看著頭重腳輕了。不過首飾雖然素淨,卻也要有兩眼之處,這兩根簪子看上去普通,上頭的珠子可不是尋常玩意兒。”
王妃的話總結出來就是一句話:即便是低調,也要奢華!
“這富貴啊,可不是憑著往身上插多了金銀珠寶而體現出來的。那樣做的,全都是缺少真正底蘊的新貴之家。我們這樣的人家出去的,即便頭上只有一根木頭棍子,那木頭也定是絕世珍品,別人也不敢輕忽於你。”老王妃笑眯眯地誘導。
三娘認真地聽著,十分乖巧道:“孫媳知道了,祖母。”心中卻不由得為老王妃的比喻莞爾。
其實老王妃說的很有道理,身份這種東西,真的不是憑藉著往身上堆砌珠寶首飾能塑造出來的。所以三娘很懷疑,老王妃到底有沒有教過郡王妃。怎麼說也是她兒媳婦,她不覺得那打扮很晃眼麼?
“時候不早了,你去吧。”老王妃擺手道。
三娘笑著起身,朝老王妃行禮:“那孫媳就先走了,孫媳會早些回來的。”
老王妃笑著點頭,三娘便退了出來。
三娘到了蘇府的時候還算早,即便她是偏寒的體質,在大熱天也是會怕熱的。她沒有勇氣頂著大太陽,做在悶得死人的馬車裡。
王箏早就派了丫鬟在二門處等著三娘,三娘也不是第一次來蘇府了,雖然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不快,不過時過境遷,三娘也不想總是記得那些,畢竟都是親戚,以後是要經常往來的。
三娘依舊是先到了蘇夫人那裡去請安。王箏和蘇成之都在蘇夫人的院子裡,另外還有一個讓三娘意外的人,方靜宜。
蘇夫人還是一如既往的慈祥體貼,善解人意,與三娘等人說了幾句之後就藉口乏了,讓晚輩們去王箏的院子裡。
王箏嫁入蘇家之後,三娘還是第一次來蘇家,所以也是第一次來王箏和蘇敏之的院子。
當看到一院子的鬱鬱蔥蔥之後,三娘不得不感嘆,其實蘇敏之也算的上是一個會過日子的人。
在這古代建築中看到牆上屋頂上爬慢的那些像是紫藤的藤蔓,三娘還是覺得驚奇的。
見三娘和方靜宜都一臉好奇地打量那些藤蔓,王箏白了她們一眼:“我之前還真不覺得牆上爬滿了這些東西是什麼好事,有什麼好看的!”
方靜宜笑道:“我倒是極為喜歡呢,回去之後我也試一試。”
三娘雖然也覺得有趣,但是沒想過要試試,她還是隨大流一些的好。
王箏搖頭:“其實也就是夏日裡好吧,屋子裡也涼爽了一些。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