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二品:元帥、正史。
從二品:副帥、副史。
正三品:將軍、御史、堂主。
從三品:副將軍、副御史、副堂主。
正四品:先鋒將軍、州史。
從四品:副先鋒將軍、州鎮撫史。
正五品:皇宮護衛統領、女官、御前帶刀侍衛等。
從五品:先鋒將軍賬下各級將領、各州鎮撫史級別以下重要機構文官武將。
正六品:縣史。
從六品:縣鎮撫史。
正七品:各縣鎮撫史下重要機構文官武將。
從七品:鄉史。
正八品:鄉鎮撫史。
從八品:鄉鎮撫史下重要機構文官武官。
正九品:村官。
從九品:村官以下。
國親之中正職長官為國相,統領百官。
三司之中正職長官均為正史。
六部之中正職長官均為御史。
九堂之中正職長官均為堂主。
國相、正副正史、正副御史、正副堂主均為國都長官。
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為州史,副長官為州鎮撫史。
州史負責全州行政事務,州鎮撫史主要負責治安和軍事。
另,由各州開始,除了州史、州鎮撫史外,還設刑府和糧府,刑府負責刑事、查案斷案、民事糾紛、審判量刑等;糧府負責糧食及各種賦稅的徵收工作。
州以下以縣史、縣鎮撫史;縣以下為鄉史、鄉鎮撫史;鄉下設村,村設村官,但不足五百戶不能為村。
文官按官階大小,由大到小排列如下——
一:宰相
二:正史、元帥。
三:副史、副帥。
四:將軍、御史、堂主。
五:副將軍、副御史、副堂主。
六:先鋒將軍、州史。
七:副先鋒將軍、州鎮撫史。
八:先鋒將軍及副先鋒將軍賬下各級將領、各州鎮撫史官階之下文臣武將。
九:縣史。
十:縣鎮撫史。
十一:各縣鎮撫史下重要機構文官武將。
十二:鄉史。
十三:鄉鎮撫史。
十四:鄉鎮撫史下重要機構文官武官。
十五:村官。
十六:村官以下。
這當中,官階屬於正五品的皇宮護衛統領、女官、御前帶刀侍衛等直接由皇帝親自掌控,排除在外。
以上只是總體而言,如有變動,臨時分設的官品,依照其行使機能作出適當的判斷,鑑於洪國初建,許多細節尚需商榷,官品待遇需從長計議。
將神、魔、鬼、冥四教所有高手整編的軍隊,劃分為第一、二、三、四路先鋒軍,各軍指揮者暫定為先鋒將軍,由副先鋒將軍和隨行參軍輔佐,仿天國作法,先鋒將軍陣亡或者受制於敵方,立刻由副先鋒將軍接管軍權,副先鋒將軍也陣亡或者受制於敵方,由隨行參軍接管軍權,隨行參軍也受控制,先鋒將軍旗下各大將應當通力全作,隨機應變。
先鋒將軍以下設將,可分大將、小將、偏將、牙將等,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特殊時期可由各路先鋒將軍先行定奪,然後再修書上呈光祿堂,奏請皇帝批准。
皇帝不在,奏請宰相。
加封——
江慕竹為第一路軍先鋒將軍,江雪蘭為副先鋒將軍,隨行參軍由江慕竹親自選定。宋雪為第二路軍先鋒將軍,雷霆為副先鋒將軍,隨行參軍由宋雪親自選定。
歐陽笑為第三路軍先鋒將軍,歐陽虎為副先鋒將軍,隨行參軍由歐陽笑親自選定。
薛騰龍為第四路軍先鋒將軍,薛冰河為副先鋒將軍,隨行參軍由薛騰龍親自選定。
第327章 留信出走
第327章 留信出走
每路大軍,必須建立一支宣傳小隊,負責向所到之處的老百姓作宣傳,促進官民之間的和諧,讓老百姓瞭解這是一支怎麼樣的軍隊。
不得以任何理由隨意觸犯百姓利益,否則一律嚴懲不貸。
治軍必嚴,賞罰必明,法度必公,令出必行,任人唯賢,不避親疏,有才能者可相互舉薦或者自我舉薦到兵部、或者光祿堂、上呈天司正史,量材錄用。
但有一點,文官與武官不可兼任。
文官主理全國政務,武官主理全國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