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論文我已經看過了。”
張成越撓撓頭對教授說:“寫得不好,請教授輕批哈……”
a教授推了推眼鏡,說:“不,其實你寫得還可以,就是有一些問題要注意。”
“請指示……”張成越哈腰說。
a教授教的是考古學,但是他研究的是中國的考古,對西亞考古知道得不是太多,所以他沉『吟』了一下,說:“你對5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的陶器和文字描述得很詳細,這點很好,尤其是楔形文字方面,我也給不了什麼建議。但是,寫論文都要有‘出處’,你上面舉的這些例子,是什麼年份、哪次考古挖掘的結果?你對遠古文字語法和意義的解釋出自哪位學者的哪部專著?不可能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吧?這些你都要羅列出來,這樣你的論文才足夠嚴謹。”
”是是是,您說得對,我應該把那些參考文獻和引注加上。”張成越嘴上這樣回答,心裡卻淚流滿面。他那些知識哪裡是考古挖出來或是學者研究出來的啊,都是他在烏魯克親眼看見、學到的東西,不然也不會一個晚上就能寫出兩篇來。現在要他補充這些資料,他上哪兒拼湊去?
a教授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張啊,看得出你對西亞考古有熱情,不知道你以後是否打算選擇這方面作為你的學術方向?”
張成越認真地點頭說:“當然想。”
教授微笑:“嗯嗯,有熱情就好,不過……唉,我也不是想打擊你。據我所知,亞述學(就是研究蘇美爾、亞述-巴比倫的學科的統稱)科班出身的專業學者在國內不超過10個人,可謂一門貴族學問(就是貴族有錢又閒得蛋疼才去研究的學問)啊!我有一個朋友劉教授,他曾經在美國讀了亞述學,他在美國是能夠在研究所裡每天拼著泥板碎片解讀楔形文字的學者。你若對這方面的知識感興趣,我可以給你劉教授的聯絡方式,你有問題可以直接去請教他。”
張成越高興地說:“好的,謝謝教授!”
“不過……”教授又推了推眼鏡,欲言又止。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天神聖典》,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