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找到一些關於清心茶樹的故事。
但是打聽了整整一天,居然什麼線索也沒弄到,實在是讓人鬱悶。
烏鎮的中心貫穿了一條車溪河,河兩邊,一邊是遮日擋雨的廊棚,一邊是家家戶戶臨水而建的水閣。
水閣就像是伸出水面的陽臺,只是下面多了幾根支撐在河底的石柱,有的歪歪斜斜的,讓人擔心會倒在河裡,卻總也不會真的倒。
我見身旁的楊俊飛臉色不好,便笑著指向那些水閣,說道:“老男人,關於這裡的水閣,據說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他“喔”了一聲,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麼。
我也沒理他,自顧自地道:“聽說古時候,有個豆腐作坊,因為店面太小,老闆便在店後河面上蓋起水閣,但這些明顯地是‘違章建築’,便受到鎮上官員懲處。豆腐店有一個老主顧張秀才挺身而出,打起了一回抱不平。
“張秀才氣憤地指出,這位官員為便於自家船隻停靠,加寬了碼頭,造成河道不暢,違章在前。而豆腐坊的水閣,卻建在河道最寬處,並不妨礙行船,根本就沒資格來評判。
“最後那官員,因自己這個上樑不正,此案也只好不了了之。自此後,車溪河上水閣越建越多,當年連片的‘違章建築’,居然形成今天烏鎮特有的一道美麗風景。”
楊俊飛又是“喔”了一聲,抬起頭欣賞著河岸秀麗的風景,突然指著前邊最大的一家茶館問:“那是什麼地方?”
我望了一眼,笑道:“那是訪盧閣,車溪河畔最大的茶館。很多遊人走累了,都會在這裡坐一坐,泡一杯燻豆茶或是杭白菊,味道都不錯。
“據說這個茶館,已經有千多年的歷史了,盧閣的創始人盧同,曾在太湖茶山上救過茶聖陸羽,後來陸羽為謝盧同,帶了親手採制的清心茶來拜訪,於是得名‘訪盧閣’。
“至於陸羽遇到了什麼天大的風險,盧同是如何救他,現在人都講不清了,隔了一千多年了,誰還知道……”
講著講著,我的聲音越來越小,和他對視一眼,喜道:“線索恐怕就在那裡!”
楊俊飛也點點頭:“清心茶、陸羽、還有危險……這三個關鍵詞,足夠指出那個盧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