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被關押在新獄堡頂層的頂級囚徒,成功逃獄的三人,竟都是靠內奸的照應,一路帶出獄堡,看得蘭斯啞口無言。
倒是紀元時代的幾本騎士小說,其中有一本,給了蘭斯很大的啟示。講的是一位魔法師因為貪戀公主的美貌,得罪了國王,國王愛惜魔法師的才華,向他許諾,只要他放棄追求公主,便還他自由,還另外幫他物色個貴族小姐做妻子。魔法師一口回絕,被戴上禁魔鎖鏈,囚禁在高塔中。不料這個魔法師有著不遜於亞巨人的怪力,他猜出了禁魔鎖鏈的咒語,又以怪力拉斷鎖鏈,施法逃脫,當夜就偷走了公主,遠走他鄉。
這本小說,是紀元時代一位著名的吟遊詩人所作,此人另有幾部作品,都以魔法資料詳實而著名,據說作品中提及的魔導器、咒語皆是確有其事,只要悟性、魔法等級足夠,便可成功施展。
蘭斯又看了一遍小說裡魔法師開啟禁魔鎖鏈的情節,那書中還有一頁插圖,描繪的正是魔法師開鎖的場面,熟記一遍,開始研究禁魔枷鎖的構造。這部分正是他賴以嚇人的紀元時代魔法理論,平時經常看,熟得很,雖有數千本資料之巨,還是很快有了進展。
在一本名為《魔導器與箴言》的書中,祥述了禁魔枷鎖與類似的魔法道具密碼的構造方法。理論很簡單,大體上講,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問句以鍊金術將咒文刻在魔導器上,答語以咒語的方式念出,不能調動魔法能量的尋常人是無法讀完咒語的,若正確,便能解開魔導器上的咒語。問與答的對應並不全取決於製造魔導器的鍊金術士的意思,有咒語本身的對應性。簡單來說,如同數字遊戲一般,答語的構成都有據可尋。
道理雖簡單,悲哀的是,以蘭斯的學識根本看不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也怪不得他,雙方的理論水平不在同一層次,蘭斯若要真正弄懂那些學問,必須先學會相關的若干學科。蘭斯讀書以裝腔作勢為目的,不求甚解,怎麼可能讀得懂呢。
另有一本由紀元時代一位大法師和矮人族工匠合著的《魔導器的構造學》,裡面有禁魔枷鎖的物理構造學說,這部分非常簡單,只需一個普通鎖匠的知識儲備,遺憾的是,蘭斯也不是鎖匠。
綜合了三本資料,蘭斯對禁魔枷鎖的構造有了大概的認識。現代所使用的禁魔枷鎖是採用雙保險的模式,要開啟它必須要兩個條件,輸入正確的咒文密碼,開啟物理鎖具,二者缺一不可。換言之,一個沒鑰匙的魔法師,一個不會施法的鎖匠,技巧再高也無能為力。
若是騎士小說裡那種老鎖頭,只要解開咒語,讓山姆和金把鎖鏈拉斷就行了,新鎖頭要多費一番事。但這對蘭斯沒多大影響,反正他解不開咒語。
蘭斯正頭疼不已,牢門忽然開啟,獄卒進來,在地上撂下一隻淺盤子,倒了點兒稀粥,鎖上門走了。
蘭斯隔老遠便聞到那粥發出的糊味兒,一陣反胃,挪了挪身子,離粥遠一點。
又發現獄卒忘記留勺子,難道要舔食不成!牧師本來就心煩,這下更沒好氣了。
五分鐘後,獄卒進來把盤子收走了。獄卒年紀不小,是個身形佝僂的老頭,收拾盤子的時候抬眼看了蘭斯一眼,那眼神像是在說:新來的吧?
在左手側不到兩米的空間裡,重疊的站立著蘭斯的一夥幽靈衛士,地精騎士、弓箭手、雙頭巨人,只要蘭斯心裡稍稍泛起殺機,這個獄卒便再也不能抬起頭。
蘭斯沒理獄卒。他心裡清楚,從這個牢門裡逃脫很簡單,但只要不能施展魔法,他沒有任何機會離開倫伯底獄堡。再等一天,他可能會被送到新獄堡的高層去,可是在解開枷鎖之前,他必須忍耐。
此時的心情,猶如跌落絕壁,瞪著雙眼尋找崖壁上可以依託的樹枝,是否能如願,沒有任何把握,但是也不能捨棄希望。
門關上,生鏽的門軸吱呀怪叫,再以碰的一聲為終結。
時間不多了,蘭斯想。猛然間記起,老頭在進他牢房之前,曾叫過某個號碼,大概是夜裡抬出去那人。由此可見,犯人們在監獄裡是有代號的。而自己卻沒有,這也驗證了之前的猜測,必然有一次審判要等,這間囚室不是他在倫伯底的最終居所。
等獄卒的腳步聲完全消失,蘭斯走到牢門口,借著從欄杆間照進來的亮光看鐵枷上的文字。是古西國語,紀元時代的大多魔法典籍都是譯本,這種古代語言才是咒語最原始的出處。
蘭斯知道,以古西國語的方式撰寫咒文根本是故弄玄虛,存留下來的古西國語咒文很少,只有幾十句,又都有翻譯定式,直接以現代咒語對應即可,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