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3 / 4)

小說:魔王救世主 作者:敏兒不覺

記憶,在他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留下一個淡淡的吻痕。

第023章 少女的堅持

這個星期,蘭斯一下子接到了三封邀請信。

一封是阿貝爾子爵的邀請,約他星期四上午一起到西城區遊玩,同行的還有佛朗茲子爵。這種邀請信他收到五六封了。另外兩個邀約則都有些出乎意料,分別來自艾莉莎,和才到艾哈邁不久的芬頓宰相,瓦勒大人。艾莉莎似乎有什麼事急於找蘭斯商量,而瓦勒的邀請,蘭斯打算拒絕。

說起這位瓦勒大人,在芬頓王國的權力結構中舉足輕重,當今國王安德雷德五世對他可謂是言聽計從。而他在聖神教教會中,也佔據著一個十分奇妙的位置,大祭司。要說明他的地位,需要先談到十年一度的聖神祭。

現在的芬頓王國是在聖心城-艾哈邁同盟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千年前,聖心城與艾哈邁一樣,都是人類聯盟中的半獨立城邦。

人類聯盟建立於兩千五百年前,是以聖神教教會為核心建立起來的政教合一的國家。它的地域相當廣闊,不但包括現在的芬頓、西方五國、北方三國,連目前被獸族佔領的赤海丘陵的部分地區,也是人類聯盟的屬地。當時的精靈族和矮人族完全處於人類聯盟的保護之下,實質上處於從屬國地位。

一千二百年前至一千年前間,人類聯盟對赤海丘陵帶的獸族部落發動了數十次名為“光明之戰”的戰爭,佔領了大片土地,以部落為單位的大批獸人淪為奴隸,被販賣到星落平原各個城市。透過戰爭,人類聯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完全確立了人類在大陸上的統治地位。而後,人類聯盟便開始走向分裂。

後世很多學者認為,光明之戰是導致聯盟分裂的原因。為了發動戰爭,教會不負責任的以聖神的名義,鼓勵人參加南征大軍,並應許參軍的人能夠獲得上天的賞賜。結果教會無法實現他們的允諾,反使自己的信用大有問題。

其實,教會的腐敗從更早的時候便已經開始了。在光明之戰前,教會集權已達千年之久,教會內部的權力鬥爭早已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在這些鬥爭中,獲勝者常常是那些善於玩弄權謀的政客,而非虔誠的神甫。而這些政客的信仰,從來是沒有保證的。教會的腐敗早已達到極至,買賣聖職,放縱情慾者比比皆是。光明之戰只是教會用來轉移注意的一種手段。

因此,第十七次光明之戰結束不到一年,以摧毀教會,分裂聯盟為目的的人類內戰便拉開大幕,史稱“分立之戰”。

在分立之戰前後,聖心城從人類聯盟中獨立,與艾哈邁結成了芬頓軍事同盟,並在同盟中居於主導地位。這個同盟也就是今天芬頓王國的雛形。

光明之戰使教會的權威受到了極大的挫傷。不過,卻不能動搖聖神教在人類信仰中的統治地位,因為唯有聖神教的教士,才能展現光明魔法的神蹟。因此,聖心城-艾哈邁同盟在戰爭初期便旗幟鮮明的提出,“芬頓王是聖神的子民。要打倒的只是瀆神的教會而已。”

為了表明立場,國王制定了一項法令,每隔十年,便要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祭祀活動,稱為“聖神祭”。國王自任大祭司的角色,親自主持祭祀。這項法令頒佈至今,已歷時千年,從未間斷。

不過,從上一位芬頓王,也就是當今芬頓王安德雷德五世的父親,西德尼二世開始,聖神祭的形式有了小小的改變。國王不再親自主持祭祀,而是設立了大祭司一職,專門負責祭司的職份。

現在正在艾哈邁訪問的芬頓王國宰相瓦勒,便兼任芬頓大祭司的工作。他在聖神教中的地位是執事,這並非是一個全時間的事奉,在信徒眼中地位遠遠低於牧師。不過,倒也沒有人真正把瓦勒看成聖神教教士。瓦勒的身份,首先是一位大權臣。

蘭斯不想見這位權臣,並非出於對大人物的畏懼心。而是因為他在白山戰役之前,曾在牧師營中遇到過瓦勒。當時雖只是泛泛的交談幾句,但瓦勒見過他的面貌。一個像蘭斯那樣的少年,只要見過一次,就絕不會輕易忘記的。

因此,他可沒有信心在瓦勒面前扮演“外國大使”或“魔法世家子弟”的角色。

不過,要如何推掉這樣一位大人物的邀請,著實令蘭斯犯難。他一邊措詞,一邊打定主意,如果瓦勒打定主意非要見他一面,那他就索性溜之大吉。

這樣一想,也沒什麼好煩惱的了。他在艾哈邁待得夠久的了,現在,沒有夏爾蒂娜來約束他,而救洛瑪特神甫出獄的事,一時半會也不會有所著落。他在交際圈中獲得的一切,本就是建立在虛假的基礎之上,無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