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投影還著重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了‘破空號’的引擎室和各個部件資料的傳輸之上。
作為外行人,段秉義等人自然是透過設定在飛船附近的攝像頭以及飛船內傳出的實時畫面,對這艘宇宙飛船進行多角度的瞭解;而作為‘破空號’的主要組裝人員,段磊更關心的是飛船的執行狀況。畢竟這將會關係到‘瑪卡科技’未來的發展戰略。
或許過了一瞬間,或許是很久,調整好姿勢的‘破空號’尾部噴射出更強烈的藍色光亮,驅動著‘破空號’朝著水面急速前進。與此同時,設定在附近的大量夜視高畫質攝像頭也是紛紛被啟動。把‘破空號’的畫面實時傳送到各個螢幕上。
從海底的發射位置到海面是260米左右,但是段秉義等人覺得這段距離實在太短了,因為他們只是一個恍惚,飛船就已經破開海面,一飛沖天了。
段磊這邊,因為有詳細的技術統計。知道‘破空號’從靜止到破開海面一共花費了不到8秒鐘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破空號’在水底仍舊可以實現30米/秒以上的超高速。這也意味著‘破空號’在啟動階段的平均時速接近了60節的高速,這對於任何一款機器來說,都是相當難得的。
更何況,‘破空號’並不是專用的潛艇,能夠獲得這樣的高速。足見其動力強勁以及外形設計的高明。
‘叮叮’之所以拿出‘破空號’的方案讓段磊製造,就是看中了‘破空號’可以在水下發射、回收的特點,畢竟如今的段磊並沒有足夠的勢力組建地面發射場。像今天,‘破空號’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發射升空,為‘瑪卡科技’的下一步發展戰略奠定良好基礎。
當‘破空號’躍出水面之後,佈置在附近的一些水面機器人仍舊能夠捕捉到它的身影,但是隨著‘破空號’猛然間把速度提升起來。它很快就消失在附近攝像頭的視野之中。
不過,段磊早已經有所安排,在‘瑪卡造船工業區’的燈塔上佈置了小型天文望遠鏡和相關的攝像裝置,可以在星光下清晰地拍攝‘破空號’躍出水面之後的身影。
段秉義等人緊張地看著傳輸回來的實時畫面,他們心裡都很清楚‘破空號’對‘瑪卡科技’和段磊的重要性,自然是紛紛祈禱它能夠發射升空。
至於段磊,這是走到了一邊,透過‘破空號’傳輸回來的各種資訊,判斷它的執行狀況,並且詳細地瞭解‘叮叮’所做出的每一項指令。也算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要知道,這一次也是段磊初次接觸宇航飛行的領域,他自然是不會輕易放過任何可以學習的機會。畢竟,往後‘瑪卡科技’還將會涉及到更多的宇航飛行任務,凡事不能總是依靠‘叮叮’的自動控制。段磊總要學會操控飛船才行。
‘破空號’離開水面之後,在極短的時間內速度就飛快地攀升,從飛船傳回來的資料來看,它的加速度已經達到了1馬赫/秒,已經和地球的運載火箭非常相似了。
十秒鐘之後,‘破空號’的速度達到了10馬赫的超高速度,這樣的速度已經比地球上任何一架高速飛機要快得多,甚至已經能夠和一些彈道導彈相媲美。
此時,在燈塔上的天文望遠鏡也只能是拍攝到‘破空號’一點模糊的影子,畢竟這套裝置只不過是臨時設定罷了,根本無法清晰地捕捉到高速運動的飛行器。
不過,3D投影上傳輸的畫面並沒有因此結束,因為為了這一次‘破空號’的發射,段磊和‘叮叮’可以說是傾盡全力,確保萬無一失。
為此,‘叮叮’把自己所控制的間諜衛星、遙感衛星、定位衛星等等一大批軍用、民用衛星聚焦在這片區域,為的就是能夠清晰地瞭解到‘破空號’發射之後的每一個細節。
雖然如今正值凌晨時分,天上也沒有明媚的月光,但是藉助著大量地球頂尖儀器,‘破空號’高速飛行的身影還是沒有脫離眾人的視線。
“石頭,這個‘破空號’飛行的畫面怎麼那麼清晰,我記得帝國發射運載火箭的時候,總有一段時間會失去對火箭的監控,一直到火箭進入近地軌道之後,才能夠再一次獲得對飛船的控制權。”段秉義看了一會,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如今。‘破空號’已經升到數十公里之外的的平流層,將進入中間層,但是3D投影上仍舊能夠看到它還在不斷地加速,朝著第一宇宙速度邁進,試圖擺脫地球引力的吸引。
要知道。哪怕是如今地球上最先進的美利堅美利堅、羅剎帝國和華夏帝國,仍舊是採用液化燃料作為主要的動力來源,而‘瑪卡科技’卻能夠領先一個時代,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