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謝軍的年齡、資歷還是世交的身份,朱浩洋也不可能把謝軍當成普通的下屬來看待。
一行人在機場上稍稍寒暄了一二,段磊也沒有多廢話,讓工作人員迅速地安排所有的技術人員上車,魚貫離開了海城國際機場。
在一輛嶄新的‘天驅商務車’之上,段磊、朱浩洋充當起了合格的導遊,向謝軍介紹沿途的情況。尤其是進入‘瑪卡園區’的範圍之後,接踵而至的各種新奇建築還有工廠都成為了兩人重點介紹的物件。
也是透過一路上的解說,謝軍對於‘瑪卡園區’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對於未來的工作也擁有了給更多的期待!
對於段磊,謝軍的第一印象也還不錯,身為富豪的他並沒有太多盛氣凌人的鋒芒,因此謝軍也是逐漸放下了心中的不滿。
隨著謝軍帶領的技術團隊陸續抵達‘瑪卡造船’,新式航母的研製工作也將正式開始了!
第342章航母編隊
‘瑪卡科技’以及軍方並沒有把航母科研團隊入駐‘瑪卡造船’的訊息大肆披露,當然了,也沒有進行刻意的隱瞞。畢竟,只要有心人都能察覺到,‘瑪卡造船’的八號船塢已經被高高的圍牆圍了起來,除了‘瑪卡科技’的安保人員之外,還有帝國軍方的內衛部隊在執行安保工作。
在此之前,‘瑪卡科技’之中動用了內衛部隊進行執勤的部門也只有參與了‘飛鷹戰機’研製專案的‘瑪卡動力’。
內衛部隊的加入,擺明了‘瑪卡造船’已經正式涉及了帝國海軍新裝備的研製、生產領域。‘瑪卡科技’雖然是一傢俬人企業,但是這些年以來和帝國軍方的合作也是越來越深入。
因為整個‘瑪卡園區’極為嚴密的安保措施,使得西方國家即便知道‘瑪卡造船’已經開始了華夏帝國海軍新裝備的研製工作,也是無從下手。
……
當謝軍在‘瑪卡造船’的資料室中看到關於新式航母的相關技術引數之後,顛覆了他這些年以來對航母研究的所有認識。這個時候謝軍才明白,為什麼‘瑪卡造船’有底氣從帝國高層的手中拿到了新式航母研發、生產的主導權!
“段總!這些資料都是真的嗎?”看完所有的技術資料,謝軍仍舊有些難以置信,開口問道。
“謝工不比如此客氣,叫我小段或者石頭就可以了!”段磊擺擺手,說道:“這些技術引數自然是真實有效的,而且我們‘瑪卡造船’在‘天瀾貨船’以及‘海丘巨輪’的研製、生產中已經積累的相當豐富的經驗,對於把航母實體化也有相當的信心!”
謝軍對段磊的稱呼倒也是沒有什麼問題,不過考慮到謝軍的年齡以及和朱家之間的交情,段磊並沒有把他當成普通的員工。至於謝軍對於‘新式航母’技術引數所表現出來的震驚,段磊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在‘遼東號’航母之前,華夏帝國海軍還沒有任何一艘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的軍艦。無論是軍工企業還是民用造船廠,都缺乏研發、製造萬噸軍艦的經驗和技術。雖說目前帝國的民用造船企業已經可以大規模地生產三十萬噸乃至五十萬噸的巨型油輪,但是在軍用艦艇的研製領域,帝國的企業仍舊出於蹣跚學步的階段。
而如今‘瑪卡造船’方面卻向謝軍展示了可以媲美美利堅帝國先進水平的技術儲備,如何能不讓謝軍感到震驚呢?
“既然有了這些先進技術。我有信心帶領團隊在預定的時間吃透所有的技術資料。配合帝國高層明年年初動工建造新式航母的決定!”一得到段磊的肯定答覆,謝軍也是很快表了決心!
三十年前,年僅20歲的謝軍是一位高三學生,正在緊張地準備迎接高考。而同年三月,華夏帝國和安南王國爆發了南海海戰,一時間關於海軍的種種報道也是喧囂塵上。也就是在當年,發誓為海軍制造先進戰艦的謝軍報考了金州海洋大學,成為了船舶工程專業的大一學生。
三十年過去了。謝軍也由當初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頭髮幾乎掉光的中年大叔,但是為帝國海軍設計、製造先進戰艦的願望卻一直沒有熄滅。進入海軍艦艇研究所二十幾年以來,謝軍參與了帝國新式導彈驅逐艦、大型補給艦、兩棲登陸艇等等新式戰艦的研發工作,為帝國海軍裝備現代化的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從2005年開始,謝軍的工作重心就放在了對‘遼東號’航母的改造工程之上,他帶領著數以百計的技術人員和數千名工人日夜奮戰,終於把一艘半成品航母變成了帝國的第一艘服役航母。這兩千多日日夜夜,謝軍和他的技術團隊吃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