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之後,這裡就將成為帝國第二大高速風洞群。
在沿海平原地區建設規模如此龐大的地下高速風洞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一項壯舉。
或許對於普通的企業來說。建設地下高速風洞群是一種可望不可及的奢望,但是對於‘瑪卡科技’來說,並不算什麼。
首先,‘魔鬼真菌’的存在使得在地下開挖洞穴群變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降低施工難度的同時,又節約了大量的建設資金以及施工時間。以‘高速風洞群’三十幾個超級洞穴的建設規模來計算,如果採用機械挖掘、人工掘進的方式進行施工,起碼要經過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大規模建設,才有可能把風洞群的雛形建設出來。
而整個‘高速風動群’從開始施工到初見雛形,只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效率之高,令人驚訝。
而且若不是‘魔鬼真菌’的神奇效果,在‘瑪卡基地’如此靠海的地方挖掘地下空間,所遭遇的滲水、塌方事故就足以讓任何的施工單位崩潰。哪怕如今的地球可以已經進入了一個極高的水準,但是面對這種地質條件所帶來的麻煩,仍舊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以‘雙螺旋樓’的施工現場為例,為了對付地基工地上源源不斷湧出的地下水,施工聯合體動用了數十臺大功率的水泵進行抽水,才勉強保證工地不被水漫金山。即便如此,不斷滲透的地下水仍舊是對施工造成了相當的麻煩,迫使施工聯合體投入更多的工程機械和工人,才堪堪解決了這些棘手的問題。
若不是段磊後來親自出面和軍方協商,最終動用了不少秘密武器,才使得‘雙螺旋樓’能夠提前完成地下部分的工程,進入高速建設的階段。假如‘雙螺旋樓’在施工前期就能夠動用‘魔鬼真菌’‘珊瑚真菌’等等先進技術,地下結構的施工時間甚至有可能減少三分之二甚至更多。
由此可見,‘魔鬼真菌’的先進性!
而‘瑪卡科技’在三個月之前開始啟動地下洞穴群的建設,只是投入了不足一千名‘智慧人’的規模,零零散散的就把這些洞穴群建成了。由此可見,有了‘魔鬼真菌’的神奇效果和‘智慧人’不眠不休的工作狀態,使得這種看來很艱難的工程變得異常簡單。
此外,‘瑪卡科技’背靠著‘瑪卡文明’這棵大樹,在‘高速風洞群’的建設理論以及裝置製造上並不用受制於人,這無形之中就幫助段磊解決了最大的難題。
在地下洞穴開始建設的同時。段磊就開始利用國內外的各大裝備製造企業為風洞群製造各種裝置,從大功率高速電動機、高強度風扇葉片、感測系統等等。只等洞穴群建成之後就可以裝備了。
因為有了‘瑪卡技術’的支援,這些裝備雖說對於很多國家來說仍舊是高尖端領域,但是對於‘瑪卡科技’並不能構成任何的障礙。
除了這些外圍技術之外,整個‘高速風洞群’最核心的高效能運算中心則是由‘瑪卡科技’執行研製生產,它來自於段磊的親自操作。
隨著‘銀色板磚’的開啟,段磊獲得了‘瑪卡星球’上最完善的生物智腦生產技術,這就讓段磊萌生了製造一些‘生物智腦’用於‘瑪卡科技’各項建設的想法。畢竟,隨著‘瑪卡科技’的不斷擴張。‘叮叮’需要分心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多,如果能夠有一些‘生物智腦’幫助‘叮叮’分擔一些瑣碎的計算工作,就可以讓‘叮叮’有更多的資源去思考‘瑪卡科技’的發展方向以及對一些高精尖技術進行推演。
在這種情況下,段磊開始利用‘地下空間’生物晶片生產基地的裝置,在‘叮叮’的指導下,生產出一臺具有初步人工智慧意識的‘生物智腦’。當然了,和‘叮叮’相比。這種僅僅擁有一絲邏輯判斷能力的‘生物智腦’還無法和‘叮叮’一般對複雜的事情進行思考,但是作為‘高速風洞群’的計算中心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即便如此,被段磊命名為‘海娃’的這臺‘生物智腦’在效能上遠遠比目前地球上所謂的超級電腦強大得多,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高速風洞群’各項測試資料的計算、分析,為科研人員提供最真實可靠的資料支援。
目前,‘海娃’還暫時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但總有一天她會名揚天下!
……
由於段磊把風洞裝置全部打散了交給數十上百家不同的廠商進行生產,哪怕這些廠商隱約猜測到‘瑪卡科技’的意圖,但是仍舊無法窺破其中的奧秘。這也是‘瑪卡科技’成立以來一貫的作風,一旦自身無法制造的裝備,全部都是分拆成無數的子系統。交給國內外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