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穿過內城的那條淡水河,在中間繞了圈,這樣就形成了個天然魚塘。 魚塘周圍可以種上樹木和草地,形成一個自然生態景觀。 魚塘的南面靠近農田,這樣一來,農田裡的農作物可以依託魚塘的水源,生長得更加茂盛。 在魚塘周邊還設立了一條漫步小徑,以後可供居民們散步、欣賞風景。 洛溪在這裡放置了一間八級院落。住在這裡的人家就負責魚塘的管理和維護。 魚塘北面則是她規劃的果樹林,到時候這裡可以種上各種果樹,如蘋果樹、梨樹、桃樹等。 沿著魚塘東面,是一片翠綠的竹林,等微風拂過,竹子在風中搖曳,給人帶來一份寧靜與雅緻。 居民裡有會用竹子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如竹籃、竹蓆等,既實用又環保。到時候他們也可以以這手藝為生。 竹林深處,她也放置了一座八級院落,這個院落可以作為一間茶館,供居民們閒暇時品茗、談天,也是個放鬆的好去處。 她記得名單上有幾家人會製茶,那這些人便可以住在這裡。 旁邊的一小塊區域則可以種滿茶樹,這樣便又是一份工作了。 手裡還剩下六張房屋圖紙,七級四張,八級兩張。 東西南北預留的四個城門處先各建一個七級院子。 內城剛好被兩條主幹道分為四個區域,分別為:士區、農區、商區和工區。 洛溪根據古代社會計程車農工商理念,對這四個區域進行了功能劃分。 士區,位於內城的東北區域,這裡將會是內城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 她計劃建設一個圖書館,以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這個圖書館將收藏之前在藍星收集到的書籍,以及系統獎勵的各類圖書。 在這裡,居民可以免費閱讀到豐富的文獻資料,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 在這個充滿書香的區域,居民們可以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和修養。 同時,圖書館還將舉辦各類講座、沙龍等活動,讓居民在休閒娛樂的同時,也能夠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此外,士區還承擔著培育文化人才的重要使命。 區域內設有各類職業培訓班,爭取可以在短時間內教會所有人,讓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 名單上所有教育行業的人員,以及有著一技之長能夠教與別人的人,都住在這個區域。 在這個區域內,學校林立,包括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一系列教育機構。 這些學校不僅注重學生的學術成績,還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不過學生上課還是要等到一切步入正軌之後才行,現在還是要先滿足所有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農區位於內城的西南區域,區域內現在有農田、果園、養殖場等,可以種植各種農作物和養殖家禽家畜。 農區致力於發展農業,為內城提供新鮮、安全的食材。 這裡也是現階段大部分人能做上的事情。 商區位於內城的東南區域,這裡以後是繁華的商業中心,彙集了各種商鋪、購物中心、餐飲娛樂設施等。 雖然現在這裡還什麼都沒有,但洛溪希望將商區打造成一個充滿活力、繁榮昌盛的商業街區。 現在還只是草草地規劃出來幾塊從商家庭的住宅區。 工區位於內城的西北區域,這裡是製造業和手工業的中心。 區域內會有許多工廠、作坊和小型企業,生產著各種商品和藝術品。 不過現在可能還是家庭作坊為主。 也是和商區一樣,先劃分好住宅區。不過因為這裡有魚塘,還有一小片果林,所以住宅區相對集中一點。 洛溪區域劃分並不是絕對的,這是她與施工隊多次強調的關鍵點。她的初衷是透過這種功能劃分,在內城構建一個和諧、宜居、繁榮的城市空間。 在這個理念指導下,洛溪將城市空間劃分為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等多個功能區域。住宅區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旨在為居民提供舒適宜居的家園。工業區則集中在城市另一側,工廠、作坊和小型企業林立,既促進了經濟發展,又避免了居民區受到工業汙染。商業區則位於住宅區和工業區之間,方便居民購物、休閒。 洛溪沒有將這種劃分絕對化,是因為她認為,城市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功能區域的劃分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因此,在劃分過程中,她充分考慮了區域間的互動與銜接,使得各功能區域既能保持各自的特色,又能實現和諧共生。 她給施工隊的人一一展示了五級的石屋和木屋。施工隊的人很快給了她整個內城的詳細圖紙。 圖紙上畫的十分詳細,也和她的設想幾乎一模一樣,唯獨不同的是,施工隊的人對那條淡水河進行了改動。 原本一條直直穿過內城的河流被改成兩條,在進入內城前,將河流一分為二,這一創新性的設計為內城帶來了更多的活力與美感。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