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ZZ-100’——怒龍集團為產品定的編號非常奇怪,全部是以一百為起點,或許就是中國話裡說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意思吧——青龍ZZ-100的效能半年來縮水了少許,這個應該是正常現象,一般來說原型機的效能總是比量產後的飛機效能要好那麼一些,或者也有為了降低成本進行了一些改進吧……”
“從陳建興一行的目標來看,我們可以很簡單的說,中國代表團的目標在第三世界,中國的武器向來以便宜聞名,若是效能上也如宣傳手冊裡描繪的那麼突出的話,他們或許會擁有很多新客戶,當然,首先得美國不進行干涉才行……”
“廉價的東西未必適合所有人,而且,一樣物品的最終使用成本並不能僅僅看售價,目前怒龍集團尚未給出嚴格具體的日常保養戰鬥維護等方面的消耗資料,說不定會是一個難以啟齒的數字吧……”
其實祺瑞何嘗不想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呢?問題是飛機都還沒有生產出來,哪裡可能有什麼具體的保養損耗資料?
在別人看來祺瑞這次的行為簡直就形同兒戲,連模型都沒有造出來的僅僅停留在設計圖紙上的飛機居然就敢拿出來賣,簡直就是瘋了!
然而事實上祺瑞並非一點把握都沒有就跑來胡鬧,可以說他有著充分的準備才作出了這個決定的,但是,因為這些準備的功夫基本上都只是在他腦袋裡面做的,所以除了他之外沒有誰瞭解到其實所有怒龍集團拿出來賣的東西其實都已經經過了祺瑞嚴格的檢測,嚴格的模擬檢測,除了沒有在現實中進行檢驗之外,可以說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
祺瑞的這個決定在普通人眼裡簡直就是一個完全荒謬的不可能成功的冒險,一開始為了不因為這些東西出了問題而損及中國的形象,差點兒怒龍集團就沒能拿到去巴黎的通行證,最後祺瑞只得拿出殺手鐧,說服了主席說服了大家之後才勉強成行,為此祺瑞還給姑爹和主席盤剝了一陣,他暗槓著想以後拿來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