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子楊嗣昌在崇禎十年任兵部尚書,用“四正六隅”、“十面撒網”之策,聽著很厲害,結果卻是徹底掏空了國庫,被張獻忠玩弄於股掌之間,致襄王被殺。總算他有些節cāo,覺得實在沒臉見崇禎帝,絕食自盡。
這對父子被後人列入庸臣誤國傳中,罪有餘辜。
“皇太極要滅插漢兒,勝算幾成?”錢逸群又問。
“八成上下。”誠聞略略誇大了些,反正這事全憑主觀,最多算是吹牛。
錢逸群對歷史不甚熟悉,只記得插漢兒最後一代汗是林丹汗,被稱為蒙古的崇禎,也是很有魄力卻生不逢時的典型。他點了點頭,又問道:“女真人中,像你這樣修為的有幾人?他們這樣的有多少?”
“哈,你想刺殺我們天聰汗麼?”誠聞本是漢人,卻已經死心塌地地把自己視作女真人了。他道:“你莫非不知道國之寶在德不在險麼?異術超能之士果然是國之寶,但靠少數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得很。我天聰汗能夠威震遼東,屢敗南軍,不是靠的喇嘛薩滿,而是百萬女真鐵騎!”
錢逸群臉sè鐵青。聖人有何等威力他不知道,但真要讓苦塵或者高仁面對絕對優勢的鐵騎,估計他們也只有退避的份。什麼一人獨擋百萬兵,那隻能存在小說和演義之中。
“再者說,我算什麼?”誠聞自嘲一笑,“我這些微末手段,哪裡敢在國中稱道?就連此番前來所帶的法寶,都是臨行前揀的他人不要的東西。至於那兩個,在金國連百夫長都做不上。”
錢逸群知道他這是自貶求生,順便誇誇金國國勢,讓明朝不敢打他們主意,更讓明朝的修士們不敢去關外搗亂。他冷笑道:“你能得奴酋贈馬,也絕不會是小人物。”
誠聞一驚,臉上浮出驚恐之事。他回憶當時情形,除了幾個大喇嘛和天聰汗身邊的內官,再無外人。是這道人有耳目在北國?恐怕未必。那就是他極善推衍?也不太像……
錢逸群又想起那個熟悉卻堵在嘴裡的名字,問道:“你叫什麼來著?”
誠聞臉上yīn晴不定。說真話,萬一被人揭破底細,今晚難逃一死。說假話,天知道這道人究竟還知道些什麼……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誠聞一咬牙,打定主意賭一把,朗聲道:“我姓範,範……”
“范文程!”
兩人竟是異口同聲道。
——誠聞乃是文程的倒音,狐狸又說他是皇太極的書房官,我早該想到的!
錢逸群眼中閃過一絲殺機。
閒雜人等放了也就放了,這范文程卻是萬萬放不得!
假設將這天下視作一場遊戲,從建奴中除去任意三個人,而保住華夏山河不淪喪夷狄之手。那麼這個范文程就一定在錢逸群的剔除名單上。
不單單因為他是個鐵桿漢jiān,而是這個漢jiān的破壞力實在太強了,甚至遠過於引狼入室的吳三桂。
第六十一章口蜜腹劍的道人
第六十一章口蜜腹劍的道人
范文程之於皇太極,就如張良之於劉邦,諸葛之於劉備。
這位大明秀才在戰場上身先士卒,是一員猛將。朝堂上參與制定官制典章,將落後的遊牧奴隸制度改進為適合金國國情的封建奴隸制度,標準的出將入相。
滿清入關之後,范文程更是事無鉅細一把抓,展開各種收買人心的活動。諸如收斂崇禎遺體、祭拜明陵、定額減稅……為滿人能夠坐住華夏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
而這些記載史冊的驚天功績,只是范文程實際功績的十分之一。因為他在修訂太宗實錄時,將許多自己參與的歷史大事都加以銷燬。在滿清一朝只有奴才,絕不不存在功高蓋主一說。他這麼做的根本目的,恐怕還是因為做了太多讓他祖宗范仲淹蒙羞的事。
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十七世孫,代代可考。
這樣的人不殺,無異於鴻門宴放走劉邦,甘露寺饒了劉備,千載之下也會有人在論壇罵一句:“錢豎實乃壞我中華之罪魁!該當菊花上電鑽之刑!”
“你、認得我?”范文程一愣。
——若是認得你,哪裡還會跟你那麼多廢話!
錢逸群哈哈一笑:“你可有個哥哥叫範文採?”
“正是!”范文程見錢逸群手中古劍放低,心中一鬆,“正是家兄!”
“我當年在瀋陽,曾蒙你兄長照顧。”錢逸群起身上前拉起范文程。
人處在絕境之中,哪怕抓到一根稻草都會當做救命之舟。只要有一絲光亮,便會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