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3 / 4)

小說:百媚圖 作者:套牢

保護那個價值半個順天府的錦囊。

楊愛經此一事,再也不敢幽怨自己沒人看顧,是個毫無存在感的小透明瞭。

——看來老師的目的就是讓我當著護送之人吧。如此珍貴的寶貝,我還是自覺些還給老師為好。

楊愛躺在營帳之中,輕輕摸著這個錦囊,心中又不免胡思亂想起來。她哪裡知道,錢逸群此刻早就將她和錦囊的事拋去了爪哇國,正在一堆江湖人士或真或假的情報中大為頭疼。

第四章天命變幻分龍氣,人間再現玉清壇(四)

錢逸群在山海關有一個據點。

吳襄家。

這是他上次被“騙”來的時候,晉商們為他準備的落腳點。吳襄自己只說是看了《墨憨齋誌異》,欽慕厚道長的手段為人,故而聽京師的朋友說道長東來,便派人rì夜守候。然而錢逸群當時已經與以琳用傳訊陣溝透過了,對於這個調虎離山之計洞若明火,哪裡還會上他的當?

而且吳襄和他兒子吳三桂在歷史上大大有名,在當今的遼東將門之中也不是泛泛之輩。錢逸群怎麼可能對他們全拋一片心,半點不起疑?只是接觸下來,他卻發現吳襄此人雖然貪財怕死、虛頭巴腦,但絕對談不上yīn險狡詐,城府極深。

或者更直白地說:他蠢笨得根本沒法yīn險狡詐……

簡而言之,他是個小人,卻不算壞人。

錢逸群也見了今年十九歲的吳三桂。

在十九歲的年紀上,吳三桂顯得比許多同齡人懂事得多,其中也包括錢逸群。在錢逸群還為了一條羊腿跟狐狸嘰嘰哇哇的時候,吳三桂已經學會了仗義疏財,培養死黨。

這位傳說中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未來山海關總兵官,如今三觀極正。非但自己一心要報效國家和朝廷,對手下的忠君教育也沒有絲毫放鬆。

錢逸群在京師聽得最多的就是遼東將門圈地自養,視國家為鄰家,視遼東為己物。更有甚者還說:若不是建奴勢大,難保這些遼將會行安祿山史思明之事。

可是真的身在遼東,與這些遼將遼兵喝酒吃肉,席間雜談,卻會另有一番感觀。

“厚老師,學生又來了!”吳三桂提著一罈酒,哈哈笑著進了錢逸群的別院。他身穿鐵甲,臂彎間挾著鐵盔,每踏出一步便傳來甲片撞擊之聲。

錢逸群正坐在院中的假山下。翻看遼東各縣的縣誌。吳襄以為他是為了遼事,想了解遼東地形和風物,卻不知道錢逸群是為了找那個傳說中的將岸子。

“老師,這酒可不是尋常的烈酒,是泡了百年山參的藥酒。您老嚐點唄?”吳三桂坐在錢逸群對面,將酒罈放在地上,動手收拾石案上的書冊。

錢逸群因為知道歷史,對於這位千古大漢jiān。一向是不冷不熱,有時候還要“倚老賣老”出言敲打,甚至直接呵斥教訓。若是這大漢jiān膽敢有半點怨憤,錢逸群就敢順勢將這禍胚消滅在萌芽之中。

吳三桂的表現卻是讓他驚訝。

在第一次錢逸群當著眾人的面,斥罵吳三桂“年少輕狂”“驕縱無禮”的時候,吳三桂沒有半分猶豫地雙膝落地,重重磕頭下去,口中稱道:“老師說的是,三桂惡習難返,竟然放肆至此。就連自己都沒想到,還請老師責罰。”

面對這樣一個處處以學生自居。持弟子禮的“未來漢jiān”,錢逸群反倒窘了。無論是否責罰,那都該是吳三桂師長的事,自己插什麼手?難道真的因為一句半句話就直接打死麼?

從那以後,錢逸群無論是對吳襄還是吳三桂,都不再展露利齒,如同回到了山上。變成了個和和氣氣的小道士。很快他又從狐狸口中得知,吳三桂得意地對其父說:“厚道長是道德高真,怎麼會無緣無故針對我們?這分明是高人的考驗呀!看來兒子還是有機會拜入其門下的。”

這話讓錢逸群聽了十分不對味。不過就連狐狸和中行悅都是如此認為,他還能解釋什麼呢?揭了吳三桂未來的老底?

錢逸群端起酒碗,剛剛湊近便聞到一股人參、麝香的味道,酒味卻不甚濃厚。

“哦?還有蜂蜜?”錢逸群輕輕吡了一口,滿口清香甘甜,“這酒在遼東,肯定賣不出去吧。”

吳三桂嘿嘿笑道:“這是家父從江南求來的配方,就自己家釀了些,只為老師準備的。”

錢逸群端著酒碗,心中卻嘆了口氣,暗道:這人和人之間果然有天賦的差異,有些人能修道,有些人善玄術,有些人卻是天生就要當梟雄的。

“老師覺得如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