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聚散總有時 作者:北方網

讓人敬佩,那麼你也沒讀過女作家霍達寫的那部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吧?

“沒讀過!”辛望達輕輕搖了搖頭,顯然他對小說不感興趣,何雅然心想他別的小說可以不讀,怎麼可以不讀《穆斯林的葬禮》呢?何雅然甚至天真的想過,如果自己置身於韓新月的位置,也有一個像楚雁潮那樣的男人來愛自己,就算是像新月一樣的悲慘命運,她認為也值得。

那麼,美國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名著《亂世佳人》又曾譯《飄》的這部小說他更是沒有讀過了,她本想告訴辛望達,小說裡主人公斯卡麗特的父親比母親大28歲,而且很幸福,而她自己的最後丈夫比她大8歲,她也想告訴辛望達纖弱而又不漂亮的梅拉尼因有著高尚的品格而很受人們的愛戴……

她心裡想:可是,這都是小說中的故事,和他說了他也不會感興趣的,索性還是不談了。辛望達如果喜歡看書,那麼他會更完美的,但是不喜歡也無所謂,這也許與他從事的職業有關,況且人的性格與愛好不可能都相同的,也許他確實更注重現實生活,而自己太富於幻想了。

“你怎麼不說話了?”辛望達又問。

何雅然這時也從想象中解脫出來,“我本想和你談談書中的故事,但你卻不太感興趣,所以我不知再說什麼。”

“沒事的,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樣還可以讓我知道一點東西。”辛望達微笑著說:“你只是不要笑我膚淺。”

“只是文學愛好,談不上什麼膚淺不膚淺的,《紅樓夢》你該知道一點吧!”何雅然又問了一句,但還是沒有脫離小說。

“看過電視劇,也是斷斷續續的。”

“薛寶釵和林黛玉你比較喜歡哪一個人物?”

“應該是薛寶釵這個人物!”

“她們兩個各有利弊,所以我都喜歡,我覺得結局挺好的,雖然很令人傷感。”

“為什麼?”

“拋開它的思想性,我覺得如果賈寶玉和林黛玉結婚了,從此幸福的過日子,倒沒有什麼趣味了,尤其在那個年代,至於賈寶玉雖然很年輕便出家了,但世俗的一切榮華富貴、功名利碌愛情婚姻,都享受到了。只是可憐林黛玉死的太慘了,可惜她死不瞑目,如果她知道賈寶玉是深愛著她的,也算不得遺憾了。”

“你的想法也不無道理。”辛望達輕輕的說道。

“那麼你都讀過誰的書?尤其當代作家。”

“三毛的作品我倒是讀過幾本,但軍校時讀的比較多一些。我覺得她的作品都來於現實生活,寫的不錯,樸實無華。”辛望達說。

“好多人都說他的作品過於偏激,我並不這樣認為,她有她的生活方式,雖然活的有些脫俗,但依然很真實,我也特別喜歡讀她的書。”這時何雅然看了看手錶,“算了,我們不要再談書本上的話題了,我覺得你並不感興趣,現在已經十點多了,不要因為咱們談話而影響了別人的休息。”

“好吧,!我先去車門口抽支菸,你先休息吧!”

辛望達走出車箱,何雅然順手拿起那本新購的中國現代文化名人的《親情散文選》。她更喜歡讀散文,她覺得散文更真實、更貼近生活,讀起來有一種輕鬆、真摯、清新的感覺。雖然它沒有繁瑣和緊湊的故事情節,但卻能從中得到一種真情的慰籍,解除自己的壓抑、煩惱與孤獨。

何雅然躺下來,藉著過道里的燈光,開始讀這本書。

這時,辛望達回來了,“看一會兒就休息吧!你應該多休息。”

“等我把郁達夫的這篇《一個人在途上》看完就休息,你先睡吧!”

何雅然讀著郁達夫這篇令人傷感的散文,心情也被感染得沉重起來。這篇散文被郁達夫寫得很傷感,工作上的失意,五歲兒子的夭折,為了生活而奔波,忍受與妻子經常別離的痛苦,這種複雜的情感完全在文章中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當她看到文章結尾,內容竟然也是離開北京的心情,她更加激動,那最後幾句是這樣寫的:

“現在去北京遠了,去龍兒更遠了,自家只一個,只是孤零丁的一個人,在這裡繼續此生中大約是完不了的漂泊。”

一九二六年十月五日在上海旅館

郁達夫是1896年出生的,那麼到1926年正好三十歲,這三十歲的人生便如此坎坷,這為他以後成為著名作家是有一定關係的,何雅然想著,多愁善感的她眼睛溼潤了,看了看對鋪的辛望達,似乎已經睡了,她的心情一時不能平靜,這就是生活,無論是小說中,還是散文裡,描述的都是人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